但西部外海有一片珊瑚礁,航行有風險,而且離港區太遠,要進攻利胡埃必須穿越一片山谷,重武器受限,對於美軍來說自然是易守難攻之地。
另外,雖然河口和沙灘也能補給,但國防軍攜帶的浮動碼頭數量有限,一旦被破壞,補給效率就會大幅下降;
再加上陸路較遠,補給線容易被美軍襲擾,一旦在山谷中僵持下來,很容易出現補給不足的問題,因此只能作備選方案。
......
當國防軍將領們在關島商談著出征前的最後事宜時,相隔六千多公里外的瓦胡島,美軍也在做著相同的事。
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的辦公室中,多名高階軍官齊聚一堂,氛圍相當凝重,決定戰爭走向的作戰會議即將於此召開。
艦隊的行動需要時間,這是戰役爆發前主要將領最後一次齊聚一堂來分析情況、交流看法了,如果沒有異議和改動,那麼艦隊就要按時啟程。
坐在上首的是尼米茲,在塔拉瓦海戰後不久,頂著巨大的壓力,羅斯福下了金梅爾,而將被看作是敗軍之將的尼米茲送上了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寶座。
在剛開始的時候,珍珠港的大部分人都對這個總統送來的新任總司令充滿了不屑,他們打心底裡瞧不起這個看似平凡的小老頭。
但海軍艦隊中的大部分人都更看好尼米茲,認為其在必要的時候表現出了出奇的冷靜、鎮定、專業和智慧。
各艦的指揮官們大多不認為塔拉瓦的戰敗是自己的問題,而對帶自己快速支援和保下絕大部分軍艦的尼米茲抱有好感——
前者證明了他們並非貪生怕死之輩,即便頂著巨大的劣勢也敢於出擊,後者則證明了尼米茲的臨場戰術判斷的正確性。
而在這段時間中,尼米茲也確實透過行動讓珍珠港的一部分人也對其轉變了態度,畢竟尼米茲的脾氣要比金梅爾好多了,他很開明,樂意聽取各種各樣的意見,充滿精力,能夠及時且專業的給予建議者反饋。
會議上,尼米茲一如既往的淡定,似乎對接下來的防禦充滿了自信。
“我們真的要放棄戰列艦嗎?如果有必要,一次勇敢的線列決戰是有可能擊退敵人的。”太平洋艦隊戰鬥艦隊司令威廉·派伊中將看著尼米茲說道。
在現有的部署中,尼米茲首先就把那些戰列艦踢出了考慮範圍,作為防守方,這一戰的勝敗完全取決於航母和夏威夷各島上的航空兵。
“當然,戰列艦派不上用場,只有‘南達科他’號有用,可是她還在造船廠裡。”尼米茲順便開了個玩笑。
“那‘企業’號和‘薩拉託加’號,我們現在應該將他們先召回來嗎?”
從今年初開始,“企業”號和“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就回到了聖地亞哥,在那裡接收進一步的改造和訓練。
同時,美國向英國租借的“可畏”號航空母艦則完成了訓練,開赴夏威夷,接替這段空窗期。
但目前“企業”號和“薩拉託加”號離開了珍珠港,“可畏”號卻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抵達,再加上昨天夜裡發生的偵察事件,實在是難以令人安心。
“各位,放輕鬆些,不用太擔心,瓦胡島的防禦力量很強大,中國人也不可能立即出動,我們有充足的時間等待集結。”
依照尼米茲的構想,太平洋艦隊將全部撤離珍珠港,除了潛艇部隊和航母特遣艦隊以外的戰艦都前往夏威夷以南2080㎞的聖誕島待命,而航空母艦則會潛伏在浩瀚的東太平洋的茫茫大海中,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出擊。
至於說昨天夜裡沒發現戰列艦,那倒不是她們已經走了,而是其他的戰術安排,恰好不在港內。
在進一步的討論之後,美軍也敲定了自己的計劃——
第一,遠洋潛艇在夏威夷正西到西南的扇形範圍內執行戰鬥巡航任務;
第二,太平洋艦隊一切不在作戰計劃中的戰艦都前往聖誕島,最遲不得晚於1月26日(即一週之內)啟程。
第三,以“薩拉託加”號為核心的TF-31特遣艦隊最遲在2月1日抵達夏威夷以東500公里的預定海域待命。
第四,從考愛島、瓦胡島、約翰斯頓環礁起飛的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對目標海域展開不間斷的遠端偵察,儘可能掌握敵軍艦隊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