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關島,夕陽西下,帶來了些許涼意。
美麗的沙灘、蔥蔥的叢林,對於尚未體驗南太平洋噩夢的眾人來說,仍不失為一片美景。
兩艘鉅艦緩緩駛入港口,裡面已經停了不少軍艦了,其中不乏體格更大些的。
1月10日晚,臨戰會議在關島艦隊司令部召開,與會者均是海陸空三軍的高階軍官。
寧慶光一身戎裝,按著腰間的雁翎刀,神采奕奕,大步踏進會議室。
巨大的太平洋戰區海圖覆蓋了整面牆壁,夏威夷群島的輪廓被醒目的紅色標記圈出,長條會議桌旁,海陸空三軍高階軍官們正襟危坐,空氣中瀰漫著紙張的氣息,更深處則是大戰前夕的凝重與一絲不易察覺的亢奮。
寧慶光簡單致意,隨後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掃視全場。
“今天直奔主題,來,把進軍方略都拆封了。”
“是。”
刮開檔案袋上密封的火漆,寧慶光親自從檔案袋中取出厚厚一疊命令文書,隨後參謀軍官迅速上前,將對應的作戰序列分冊分發至每一位與會將領手中。
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在寂靜的會議室裡格外清晰。
進攻夏威夷的行動編號為“甲字/四廿/一號/改三”,臨戰下發方案,海軍作戰序列如下:
第一編隊由寧慶光海軍上將指揮,以戰列艦為主要力量,遂行對岸炮擊支援或可能的艦隊決戰任務,轄分艦隊三支:
甲字二十六炮擊艦隊,戰列艦“黑龍江”號、“河南”號、“河北”號、2艘輕型巡洋艦、6艘驅逐艦;
甲字二十八炮擊艦隊,戰列艦“遼寧”號、“吉林”號、2艘輕型巡洋艦、6艘驅逐艦;
甲字二十七炮擊艦隊,重型巡洋艦“武漢”號、“長沙”號、2艘輕型巡洋艦、6艘驅逐艦;
另,設水上飛機母艦兩艘;
第二編隊由程師莊海軍中將指揮,以航空母艦為主要戰鬥力量,遂行戰鬥、掩護、輔助登陸任務,轄分艦隊4支:
甲字一〇航空艦隊:艦隊裝甲航空母艦“太微左垣”號和“太微右垣”號,戰列巡洋艦“福建”號、重型巡洋艦“廣州”號、6艘驅逐艦;
甲字一十一航空艦隊,艦隊裝甲航空母艦“天市左垣”號、“天市右垣”號,戰列巡洋艦“浙江”號、重型巡洋艦“鄭州”號、6艘驅逐艦;
甲字一十四航空艦隊,艦隊重型航空母艦“長庚”號、戰列艦“綏遠”號、1艘輕型巡洋艦、6艘驅逐艦;
甲字一十六航空艦隊,艦隊輕型航空母艦“辰星”號、“鎮星”號、戰列艦“雲南”號、1艘輕型巡洋艦,6艘驅逐艦;
第三編隊由毛汝珍海軍准將指揮,以遠洋潛艇為主要力量,負責在夏威夷南北各設立一條潛艇警戒線,哨戒、提防、監視美軍艦隊的動向,並伺機伏擊,轄三支分艦隊:
丙字四十五潛艇艦隊,11艘潛艇;
丙字四十六潛艇艦隊,5艘潛艇;
丙字四十七潛艇艦隊,8艘潛艇;
另,設潛艇母艦三艘,驅逐艦六艘;
第四編隊由燕同恩少將指揮,以巡洋艦和驅逐艦為主要力量,從塔拉瓦環礁出發,與大部隊匯合,負責保證運輸船隊的絕對安全,並作為整支艦隊的突擊力量和夜戰力量,轄艦隊三支:
丙字二十九雷擊艦隊,輕型巡洋艦2艘,驅逐艦10艘;
丙字三〇雷擊艦隊,輕型巡洋艦2艘,驅逐艦10艘;
丙字三〇一雷擊艦隊,輕型巡洋艦2艘,驅逐艦10艘;
第五編隊由官明道准將指揮,該編隊由大量的運輸船和輔助艦艇組成,主要就負責登陸、勤務等事務,艦隊旗艦為“鎮海”號重巡洋艦,另轄有2艘水上飛機母艦、1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15艘護衛艦和火力支援艦。
除軍艦外,編隊計有兩個船團,39艘運輸船、8艘登陸艦、2艘醫護艦、11艘補給艦,計劃搭載約兩萬人的地面部隊及武器裝備、補給物資。
地面力量由陸軍及海軍陸戰隊組成,包括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第二旅、陸軍第17機動步兵師、第19機動步兵師、第3野戰重炮旅、第5戰車旅,總計約5.5萬人。
第一批次部隊由陸戰一旅、二旅及第5戰車旅第2團組成,第二批次由機動17師、野戰重炮第3旅及其他裝甲部隊組成,第三批次則由機動19師組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