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荊州自然是無法路過陳留,但若是去河東的話卻是需要從陳留而過。”
張飛帶著幾分雄壯的身影出現在了外面,頓時就讓諸葛玄瞪大了眼睛。
“何人!”
宿醉之後的諸葛玄直接翻身而起,然後掀開牛車棚的簾子就走了出去。
下一刻一聲驚怒交加卻又模糊不清的聲音出現之後。
緊跟著再次昏睡過去的諸葛玄就回到了自己應該在的地方。
“你們這叔父,醉酒太嚴重了,這又昏睡過去了!”
“.....”
一輛牛車,數名護衛,就這麼晃晃悠悠的朝著河東方向而去。
與此同時,一支商隊也從徐州出發,途徑小沛,譙郡等地,繞道進入弘農同樣是轉入河東。
這商隊的旗幟上,也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糜”字。
而另一邊,袁術的大軍已經逐漸進入廣陵,隨時準備接手徐州。
初平四年冬,兗州陳留郡中,一場特殊的哀悼也正在緩緩的進行著。
一名中年文士,此時正在帶著滿滿的悲傷語氣念著一篇驚世駭俗的大作。
“楚靈王既遊雲夢之澤,息於荊臺之上。
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顧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
延目廣望,聘觀終日。
顧謂左史倚相曰:“盛哉此樂,可以遺老而忘死也。”於是遂作章華之臺,築乾之室,窮木土之技,單珍府之實,舉國營之,數年乃成。
設長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聲。於是伍舉知夫陳、蔡之將生謀也,乃作新賦以諷之....”
聽著抑揚頓挫的賦作,饒是過路之人都忍不住心中生出些許的感慨。
正巧從陳留郡而過的諸葛孔明等人也是正好聽到了這篇文章。
“辭采紛呈,妙喻迭湧,句式參差,略無板滯之態!
此賦先頌楚靈王繼承顓頊的德澤,然後鋪陳章華臺上聲色淫樂之奢華。
最後轉筆虛設楚靈王幡然醒悟,黜退女樂,拆毀瑤臺,勵精圖治之景。
借古諷今,當真是好文章....”
車架之上,剛剛轉醒的諸葛玄也不由的被這篇文章而動心。
透過車棚的門簾,看著不遠處圍著的數十名文士,也是忍不住驚歎起來。
“不知道此篇何人所做,如今他們又是在用此篇來悼念什麼人...”
“《章華臺賦》”
就在諸葛玄一臉驚歎的時候,在牛車角落裡面讀書的諸葛亮卻是幽幽開口,語氣不變,但眼神卻是有了幾分的晃動。
“這是大儒邊讓所做的《章華臺賦》,前段時間兄長曾經聽聞過此作。
只不過所聽並不完全,今日有幸聽到了全部,只可惜做出如此大作的大儒邊公已然是不在了。”
諸葛亮說完之後也抬手掀開了自己旁邊的簾子,看著面前的場景,眼神中越發的詭異。
灰濛濛的天空不僅僅渲染著悲傷,更是讓人有一種極其不舒服的緊張壓抑之感。
“邊公之死,恐怕不會這麼結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