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猜測沒有錯,當邊讓因為幾句話而死在曹操手中之後,兗州的動亂也就徹底壓制不住了。
而對於這件事情,直到現在雙方也不認為自己有任何的錯誤!
最起碼,無論是兗州的曹孟德,還是兗州的諸多名士與他們背後的家族,都認為這一件事情對方做的太過了!
曹孟德剛剛經歷了喪父之痛,且不說他與自己父親之間的關係如何。
那畢竟是自己的父親,而且曹孟德能夠走到今天的地步,譙郡曹氏給了多少幫助,這無需多言。
可是就在曹嵩才死於賊寇惡人之手,邊讓還嘴上如此不講情面。
之前仗著自己的才氣,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也就罷了!
對於邊讓幾乎不加遮掩的說出來的那些輕慢欺侮的話語也不多說什麼了。
曹孟德都可以忍!
但是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他還在開口閉口就是什麼宦官之後,對他和他父親曹嵩都毫無尊敬可言。
曹孟德本就是剛烈的性子。
但凡沒有血性,當年他也做不出來五色殺威棒,濟南免群官的舉動。
如今被邊讓如此折辱,也是已經忍受到了極致。
當有人在曹孟德身邊檢舉邊讓的時候,曹孟德哪怕是猜到了這裡面是有人在投機,也有些許誣陷的味道。
可想到了邊讓對自己的態度,以及邊讓說出來的那些話語。
曹孟德還是決定讓邊讓付出代價,直接用這個作為理由帶走了邊讓及其全家人的性命...
這是曹孟德的血性,而且這天下也有這天下的規矩。
對子罵父,殺之不為過啊!
因此曹孟德不認為自己錯了,甚至覺得自己還是太給這個傢伙臉面了,他早就應該將這個傢伙殺了!
當然,此時圍繞在邊讓全家墳墓周圍的那些人。
看著面前冷冰冰的墓碑們,也同樣是面容沉痛。
“文禮縱然是有些問題,言辭之間是有幾分激烈,可言語過失罪不至死啊!”
“豈止是罪不至死,雖然態度有些問題,但文禮公所說的那些話,可有哪一句話說的是錯的?
宦官之後,難道曹孟德他就不是宦官之後?
曹嵩難道就不是當年過繼給了宦官才有了當年的地位?
他那個太尉的官職到底是怎麼來的,難道他自己不知道?”
“正是如此,之前我等還以為曹孟德當年也有匡扶大漢之心,也有救國救民之意,和他家中的那些長輩不是一類人。
如今看來,果然都是一丘之貉!”
“曹嵩當年擔任大司農,公然侵吞朝廷府庫之中的錢糧,這些事情誰不知道?
為了一個太尉的位置,竟然花費億萬之財。
這些錢財到底有多少是他曹嵩的,又是有多少是曹嵩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所得?
文禮只不過是直抒胸中意罷了,竟然換來了如此結果,他曹孟德可還知道天理王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