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蟒雀吞龍,開局娶了鄒氏

第78章 伏皇后到來,鼓勵生育,鼓勵教育

花剌子模行省,又稱河中地區。花剌子模以北,是錫爾河。花剌子模以南,就是阿姆河了。錫爾河和阿姆河中間,就是富饒而肥沃的花剌子模。

早在和天策軍正式翻臉之前,貴霜國就精心做了佈置:阿姆河上所有橋樑,全部摧毀。北岸的所有船隻,無論大小,全部開到南岸。阿姆河北岸的所有船塢,渡口,也一個不留,全部消滅。

並且,用貴霜阿姆河水軍三萬人,封鎖阿姆河,嚴防天策軍偷渡。南岸,集結三十萬大軍,連營八百里,嚴防任何意外發生。

所以,攻佔花剌子模行省後,姜耀還真暫時拿貴霜的阿姆河防線沒什麼好辦法。

之所以說暫時,是因為,雖然他渡不過阿姆河,但是,阿姆河有些支流,向北流向花剌子模地區。

這些支流,貴霜軍就沒辦法了,被姜耀控制了一部分。

姜耀手裡有巴斯納船廠工匠五百名,完全可以用這些工匠重新造船,組建水師。

只是這些工匠擅長造的是海船,現在需要造的是內河船,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適應。另外,造船所需的木材,也不是把樹砍了就能用的,必須得陰乾一段相當不短的時間、

姜耀手裡有襄樊水師,只是人數甚少,可以把他們調來,作為種子,在這裡訓練水師。但如果想讓天策軍的水師不但成軍,而且力壓貴霜三萬水師,也需要一段相當不短的時間進行訓練。

所以,攻克阿姆河防線的把握,姜耀是有的。但是,沒有兩三年時間,是不可能的。

不過,姜耀不急。

他征服世界的過程,和成吉思汗不同。蒙古人數太少,成吉思汗只能用屠城的方法,消除後方的威脅,鞏固自己的統治。

但是,姜耀靠著三州之地,以及整個華夏,就不必用這麼勉強的辦法了。

移民。

不斷移民漢人,到新佔領的地區。佔領一塊,就移民一塊,將此地牢牢打上漢人的烙印。

姜耀準備,移民十萬左右的大漢青壯男人,到花剌子模地區。

不但移民,還鼓勵生育,允許他們購買一名女奴。

非但如此,依涼州例,這裡的女子,在天策軍到來之前,已經成婚的就算了。所有未婚女子,嚴禁族內通婚,必須嫁給漢人。

什麼?不嫁人?

大漢的老規矩“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那意思就是,如果一個女子在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但是沒有嫁人,她就要交納正常人五倍的賦稅。

姜耀乾脆更進一步,“父母兄弟亦五算”。也就是說,除了女子本人之外,她的父母兄弟也要每年按照五倍徵收賦稅。

不想交重稅,和漢人結婚啊!

給一個男人一群女人,他能創造一個民族!

如此以來,還愁不能增加人口?

當然了,為了避免這些移民而來的漢人青壯太過多吃多佔,甚至專門鑽朝廷的漏洞,必要的限制還是要有的。姜耀還出了一個補充規定:普通移民,一個人最多可以免除四名異族女子的“五算”。

有了人口,還得有教育。

如果那些異族女子,把孩子都教育成異族,姜耀不是白忙活了嗎?

所以,姜耀還根據生育子女數量以及教育子女的質量,以質量方面的考核為主,給予異族女子各種獎勵。

比如,降低該女子以及其父兄的賦稅。

比如,賞賜更多的土地。在這種征服地區,天策軍實行的是,完完全全的均田制。只是異族人,只能一人十畝地,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也就是勉強維持生活而已。

如果一個女子嫁給漢人後,生育的子女又多又教育得好,通漢語識漢字,還對天策軍忠心耿耿,姜耀不介意賞賜該異族女子的家庭,或者她父母的家庭更多的土地。

還比如,直接抬籍。如果一個異族女子生育的子女,特別優秀,為天策軍立下大功,該女子甚至可以直接升為漢籍,享受漢人的一切待遇。

有賞有罰,才是長久之計。

有房子有地,賦稅只有內地的一半,還有如此豐富的婚姻資源,天策軍的這次移民還算順利。

不過,姜耀明白,短時期內不可能再組織如此大規模的移民了。

因為他麾下總共才三百多萬人口,其中漢人兩百萬左右,青壯男人總共才多少?

西域三十六國移民十萬,花剌子模又移民十萬,內地青壯男人的日子已經好過了很多。

姜耀既不可能再開更好的條件了,剩下的人又對現狀很滿意。要想繼續大規模移民,怎麼也得過個兩三年,新的少年長大。以及,這兩次的移民定居,產生巨大的示範效應了。

這次移民還產生了一個副作用。

那就是野戰軍,向姜耀提出要求,是不是也可以在這花剌子模弄個女奴。畢竟,如今又沒仗打,大家在外征戰這麼久,家裡的女奴又不能跟過來。這些移民的小日子,怎麼比他們野戰軍還爽得多?

姜耀想了想,的確有些不公平。再說了,這不是要鼓勵生育嗎?這麼多華夏男人在兩三年裡全閒著,既不人道,也有些太過浪費。

於是乎,他規定,除了原來分配的女奴之外,允許一個野戰軍就地納一個小妾。

只是,每個月只允許三分之一的野戰軍休假納妾,其餘的野戰軍必須留在軍營裡保持最高等級的戒備和訓練。這條軍令,誰打了半點折扣,就別怪天策軍軍法無情了。

另外,當大軍開拔離開花剌子模之日,這些新納的女子必須送到關中。

訊息一出,天策軍歡聲雷動。

另外,為了緩解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姜耀幹決定留霍峻在花剌子模這裡主持大局。

他自己,則率三萬野戰軍回華夏,和駐守華夏的三萬野戰軍換防——駐守華夏的野戰軍總不打仗不是什麼好事,也該讓他們來貴霜練練保持戰力了。

姜耀甚至讓霍峻做個計劃,野戰軍將士在外征戰三年後。至少應該有一年的時間,在關中的家中休假——別覺得時間長,從撒馬爾罕到關中,如果正常趕路而不是急行軍的時候,即便有馬騎,也要兩個月,來回四個月的時間就出去了。這還沒算,更遠的征戰之地。

不過,一切安排妥當,正當姜耀準備內率領三萬大軍回關中休假的時候,伏皇后和董貴人的車駕到了撒馬爾罕。

……

……

撒馬爾罕城,教軍場。

“殺!”

“殺!”

“殺!”

五百名天策軍最強悍的戰士,手持長刀,同聲大喝,勢若猛虎,氣沖霄漢!

刀光灼灼,耀人的雙眼!

血光崩現,鮮血橫流!

噗!

噗!

噗!

無數匹尾巴上被點燃了稻草,從遠方狂奔而來的高頭大馬以及它們馬背上的稻草假人,直接被一劈兩半!

一批!

一批!

又一批!

總共五批!

不到一刻鐘,近三千匹高頭大馬全部報銷,而場上只有七名勇士受了輕傷。

輕傷,還能戰鬥,不用退出前線!

“好!好啊!”

“陌刀隊,好樣的!”

“天策軍威武!”

“上將軍威武!”

“天策軍天下無敵啊!”

……

觀戰的近三萬名天策軍戰士,對新組建的天策軍陌刀隊,發出了雷鳴般的喝彩!

沒錯,這五百人,就是姜耀新進組建的陌刀隊。

陌刀乃是步卒利器,殺騎兵如砍瓜切菜,即便千百年後,都膾炙人口。

據說,因為陌刀工藝太過複雜,在宋代就失傳了。

其實,這個理由說服不了姜耀。

工藝太複雜?拋開軍隊的戰力不談,大唐無論技術還是經濟,都遠遠落後於宋朝。沒道理,大唐能製造出來的武器,大宋卻製造不了,或者承擔不起這武器的造價。

穿越後姜耀經過無數場戰鬥,逐漸對陌刀有了自己的理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