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蟒雀吞龍,開局娶了鄒氏

第86章 新都建成,華夏諸侯們的震驚

當然了,無論天下諸侯們,對姜耀和曹操“宰割天下”的協議,多麼咬牙切齒。但是,沒人敢在明面上,對姜耀有半點不敬。

包括被姜耀戴了帽子的劉備和袁熙!

畢竟,姜耀以僅僅兩萬野戰軍,就幫助曹操擊破了袁紹十八萬大軍了。那要是十四萬天策野戰軍齊出呢?天下誰能擋天策軍全力一擊?誰敢挑起姜耀的半絲怒火?

所以,當天策府送出請帖,宣佈四個月後,天策府要舉行喬遷之典,邀請天下諸侯觀禮之後。天下諸侯,包括劉備和袁熙在內,無不積極響應,派人觀禮,並且送上豐厚的禮物——誰來了天策府可能不記得,但是誰沒來天策府肯定會記得清清楚。

是的,喬遷之典,天策府要搬家了。

新長安城,從建安四年九月開始修建,到建安九年二月結束,歷時四年五個月,徹底完工。

天策府中樞,自然也要從黃白城搬進新長安城。

這座新長安城,是姜耀以大唐的長安城為藍本進行設計的。

不過,大唐的長安城,其實就是大隋的國都大興城。大興城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動用十三萬民夫,九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後來大唐建立後,又對大興城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繕。

而姜耀修的這座長安城,卻是先後動用的奴隸超過二十萬,歷時四年半的時間才完成,堪稱盡善盡美。

此城與唐長安城主要有三點不同。

其一,唐長安城,過於考慮要“上應天象”。把皇宮太極宮,安排在了全城地勢最低的一塊窪地上,夏季潮溼而燥熱,非常不適合人類居住。

後來,李二陛下實在受不了,乾脆在宮城東北側,地勢高聳的龍首原上修建了大明宮。以後,大明宮就成了李二陛下的日常辦公之所,大唐新的統治中心。

姜耀乾脆一步到位,直接把宮城建在了龍首原上。

為了讓宮城整好坐落在新長安的中軸線上,又比照唐長安城對新長安的規模做了一定的擴充。

現在的長安城,東西長二十四里,南北長十八里,周長八十四里,城牆高三丈寬四丈,端的是當世規模最為宏大、建築最為宏偉的一座城池。

第二點不同,就是園林的設計。

唐長安城,在城池的的邊緣規劃了園林區,既美化環境,又為百姓提供了休閒遊覽場所,是華夏城市史上的一大創舉。

姜耀受後世理念的影響,不僅保留了城市邊緣的園林,而且在每八個坊之間設定一個公園,供百姓休閒遊覽。

第三點不同,就是對坊市安排。

唐長安城,分一百零八坊,東西二市。一百零八坊,是居民們的居住之所。但是,所有的商業交易,都要透過東西二市進行。如此一來,既保證了朝廷的稅收,又保證了朝廷對城市的絕對控制。

但是,姜耀覺得,只允許東西二市進行商業交易,對居民們的生活太不方便了。

於是乎,天策府規定每坊拿出九間鋪面對外出租。商家租了這些鋪面後,可以出售一些日用百貨,或者經營酒肆食肆茶樓,提供各種小吃美食。

如此一來,居民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在坊內解決了。

但是,大宗貨物的買賣,或者不是日用之物,必須在東西二市進行。

對,這些鋪面,都是屬於天策府的。

事實上,整個新長安城,所有房屋土地,都屬於天策府的財產。以後,天策府光憑這長安城的房地產交易,都能獲得天文數字的財富。

又因為姜耀有系統爆出來的眾多忠誠度百分百的手下,將最大程度上杜絕這筆財富被碩鼠吞食,讓這筆驚天的財富最大程度上為天策軍所用。

那些諸侯的使者們,雖然不知道這些細節,但是,氣勢超級恢宏、當世規模第一宏大的長安城牆,他們是看得見的。

城內街衢寬闊、坊裡齊整、渠水縱橫,街道兩旁綠樹陰陰,還有鮮花盛開的花壇,他們是看得見的!

整座城市三城層環、六坡利用、佈局對稱、形制劃一,這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卻是天人合一、渾若天成的佈局,他們也是看得見的!

那一座座風景秀麗的園林,他們更是看得見的!

一眾諸侯使者儘管僅僅是走馬觀花,就驚掉了無數下巴。

……

……

建安九年,四月十八,新長安,承天門前的廣場上。

各國使者齊聚於此,等待天策府喬遷之典的正式舉行。

“如何?”

曹昂向身旁的三位謀士看來。

這次曹操為了表達對天策府的重視,不僅送來了貴重的禮品,而且派了長子曹昂,萬歲亭侯、尚書令荀彧,洧陽亭侯、軍師祭酒郭嘉,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王朗,總共四人為使者,前來觀禮。

曹昂道:“天策府修的這座新長安城,諸君都看到了吧?以為如何?”

“如何?”郭嘉苦笑道:“雖然咱們許都也算繁華……鄴城更是汝南袁氏多年經營的老巢……但是,無論許都還是鄴城,和這新長安城比起來……比不了,完全比不了。恐怕,只有大漢故都洛陽,在最繁華的時期,才能相提並論啊!”

荀彧卻搖了搖頭,道:“奉孝你沒去過洛陽,才會有如此想法。但是,靈帝時期,吾在洛陽居住了五年之久,對洛陽知之甚詳。毫不誇張地說,即便洛陽最繁華的時候,也難望這新長安的項背。此城實在是我華夏古往今來,規模最為宏大,城防最堅固,也是最為美麗的一座城市。端地稱得上奪天地之造化,巧奪天工。”

“是啊,這新長安,的確稱得上古往今來第一城了!想那天策上將姜耀,真是驚才絕豔之極。不但建立了天下第一的天策軍,還建瞭如此天下第一的城市,真是能人所不能,羨煞旁人啊!”曹昂對姜耀充滿了欽佩和羨慕。

“老夫卻以為不然!”

王朗唱起了反調。

此人今年六十三歲,頭髮花白,精神矍鑠。雖然在四人中地位最低,但他是當世大儒,名望甚高。又官居諫議大夫,論氣勢絕不在三人之下。

王朗哼了一聲道:“昂公子光看到這新長安是古往今來第一堅城了,卻不知道,這座城池,耗費了多少奴隸的血肉和性命?姜耀不過是一個率獸食人之輩而已,如何值得昂公子羨慕?須知,古人有云,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啊。”

言畢,王朗斜眼向郭嘉、荀彧看來,暗暗尋思:郭嘉、荀彧,你們兩個好大的名頭,但是,在這關鍵時刻,只知什麼堅城,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仁義”二字,實在是落了下乘。還是老夫仗義執言,將昂公子匯入了正途,才是正臣所為。你們那尚書令、軍師祭酒的職司,實在是應該老夫來做才是。

然而,郭嘉卻輕吐了三個字,道:“十二萬。”

“什麼十二萬?”

郭嘉道:“王景興(王朗字景興),你不是說,昂公子不知道,這座城市耗費了多少奴隸的性命嗎?那麼,你王景興知道嗎?”

“老夫怎麼可能知道?”

“你不知道,吾來告訴你:姜耀為了修這座新長安,先後動用的奴隸,在二十萬左右。現在,城池完工,還剩下八萬。也就是說,十二萬奴隸的屍骨,築成了這座新長安。不過……”

“不過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