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的臉皮抽了抽,勉強控制著情緒,道:“賈某人才疏學淺,不敢說識字。只能說,賈某人略讀了幾本書,認識個一兩萬字而已。”
“那就好。”姜耀似乎對賈詡認識“一兩萬字”的牛逼之處毫無所覺,微微點頭,道:“我卻是不識字。正好賈先生來了,我說你寫,你來幫我寫份榜文,如何?”
你不識字?早說啊!
賈詡的心情頓時平緩了許多,道:“願意為姜大帥效勞。那麼。就在此地?”
“就在此地。你看,文房四寶都準備好了。”
賈詡來到那張擺好了文房四寶的那張几案前,正襟危坐,手持狼毫筆,道:“姜大帥請講。”
姜耀朗聲道:“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狂妄!
你姜耀不過一郡半之地,就自比君王嗎?簡直是夜郎自大,不自量力。
賈詡一邊寫下第一句話,一邊暗自鄙夷。
姜耀又道:“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恩?這姜耀頗有文采啊!
如此文采,他還說自己不識字?抑或是,這是他讓別人代寫的?但是,天下名士,誰肯為姜耀寫這麼不要臉的榜文呢?
賈詡一邊寫著,一邊心中生疑。
姜耀繼續道:“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
說得好,我早就覺得,大漢舉孝廉這事兒不靠譜。
孝順廉潔之人當官,就能國富民強?那不扯淡嗎?就更別提,後來選拔人才全憑門第,“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黽。”連孝順廉潔之人都當不了官了。
姜耀這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裡去。賈詡一邊寫著,一邊嘴角微微露出了笑容。
姜耀最後道:“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說得好!不,是寫得好!姜大帥這份榜文,寫的真好,賈某人佩服。今後,恐怕沒有人在大帥面前,談‘識字’二字矣!”
賈詡寫完了這份榜文後,直接扔了狼毫筆,再次對姜耀大禮參拜。
一方面,當然還是因為賈詡毫不介意在姜耀面前,表現出低姿態。另外一方面,也是主要的,卻也是賈詡的真心實意。
要知道,姜耀剛才唸誦的,正是曹操的《求賢令》!即便千百年後,都膾炙人口。比如來自後世的姜耀吧,就能直接背誦。
這份《求賢令》的文才,多了不敢說,起碼壓倒賈詡是毫無問題。賈詡也敢確定,當世沒有任何人,能寫出壓倒這份榜文的文章來。
還有最關鍵的,這份《求賢令》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論德行,唯才是舉!
對於以“毒士”聞名天下。名聲頂風臭著八百里的賈詡來說,簡直太合胃口了。
因為,要是各路諸侯都按照大漢一直以來唯德是舉的標準選官,或者退一步“德才兼備”吧,賈詡就不可能得志。只有唯才是舉,賈詡才可能揚眉吐氣!
“那麼……”
姜耀來到賈詡的近前,卻沒有以手相攙,而是直接居高臨下地問道:“本帥這份榜文,名為《求賢令》。文和,你願意成為我這《求賢令》招攬的第一個人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