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第13章 交錯

顯然,童鴻光所描述的由於疾病認知錯亂而誤服藥物不屬於這種“連環殺人”的續篇作品。

被匆忙歸結為巧合的事情往往並不是巧合,而一個明明因為不在場而置身事外,卻理所當然的竭力試圖把責任歸咎於自己的人自然值得懷疑他的動機。

馬俊的動機,以及童鴻光的動機……他們的慾望促使了案情的發展,但同時互相之間,可能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你肯定馬俊就是第一起案件的兇手?】

聲音極其自負,像窺探到的是不為人知的秘密,梁安只覺得這聲音帶著趾高氣揚的氣焰。

馬俊確實寫下了遺書。其中,他描述了他參與第一起案件的過程——和警方推斷基本相符,除了兇手或者假設存在的兇手共犯也沒人能夠知道。

他也確實具備相應的身體素質,其餘透過網路調查到的和他有實質關聯的人也不少,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的真實身份也幾次讓人大跌眼鏡。

其中要麼是女人和小孩,缺少力量無法完成這樣殘暴的屠殺和來去繁瑣艱辛的流程;要麼是身高差點距離,和監控唯一能給出的身高範圍不符,作為嫌犯強壯程度也稍微缺點說服力的宅男。

其餘符合條件篩選勉強過關的,是那個提供線索的弓箭手——雖然其他條件都符合,但因為他的職業特殊,警方在得出結論後,便發覺有一大批人能給他做不在場證明。

其他的所有可疑選項都被排除,那無論如何,馬俊確實有最大的可能是命案的真兇。

他確實沒有留下任何漏洞,因此尚未有肯定的證據。

沒有證據畢竟是沒有證據。哪怕有一張前後邏輯通暢的遺書,如果否定了自殺的後半段內容,梁安更不可能排除前半段同樣是造假的可能性——畢竟顯而易見的時間誤區仍舊存在。

【那你要怎麼辦?】

他甚至能聽到這句話裡蘊含著的嘲笑,像呱噪的烏鴉。

“不怎麼辦。”梁安無所謂的笑了一聲。話說出口,他才想起他在自言自語,所幸身邊沒有人。

他心裡來了句“多謝幫忙”,以調侃那個不自量力的尖銳聲音,或者是過於忐忑的自己。再自己深吸了一口氣,下意識摸了摸胸口,方才想起了什麼,戴上了單邊的耳機。

稍作處理,重新接通了自己這邊可以聽見的聯絡。

“什麼怎麼辦?”這是其他人的聲音,是剛才的聲音,此時卻帶著些許疑惑,“快結案了?”

“沒有什麼。”梁安把手機拿出來,把玩了兩下,閉眼似乎又能聽到心裡的那個聲音在發出難以言說的惡毒尖叫。但他清楚那是無關緊要的幻覺,隨意解釋道:“童鴻光還在重複他的那套話。線索暫時斷了。”

“如果馬俊能完美處理乾淨別墅區的犯罪現場,不可能處理不掉他自己身邊最熟悉的地方。”

電話對面的人像是對他之前毫無理由的單方面切斷通訊相當的適應,沒有提出任何意義,或者也可能單純只是沒什麼脾氣。他應該是思考分析了很久,才得出了這個結果。

梁安沉吟了兩秒,對電話對面的人提問:“你很想自己過來看一眼嗎?我其實可以想點辦法。”

這回的回答卻很果斷,“我很相信你的判斷。”

梁安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藉著聲音排解情緒,“即使童鴻光有一套他的說辭,突破口應該還是在他這邊——他對馬俊的事相當意外,他原本的預想不是這樣。你覺得,實際上厲害的是馬俊,還是我們推測裡的那個‘第三者。’”

“是有第三個選項嗎?”

梁安笑了下,並沒有回答。

“馬俊的自殺並不是為了死亡本身,而是為了掩蓋真相,讓事實只剩下他遺書中寫下的唯一的一種可能。這個救了馬俊的陌生人,可能目的也並不只是為了救人一命那麼單純。那個瞭解馬俊,在阻止他完成他的整個計劃。”

清理乾淨的現場僅僅是為了拖延時間,他並沒有完全隱瞞自己罪行的想法——他只是想讓自己完成計劃後,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好後事。

或許,他還想要見一面,自己印象中已經開始陌生了的至親之人。

如果自殺是馬俊謀劃的殺人計劃的一部分,那是什麼讓他即使以自己的生命和未來為代價,也要讓李烈鈞這個他素未謀面的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呢?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有什麼目的一定需要馬俊殺死了自己才能完成。遇見了童鴻光,我反而有了一些猜測。或許他確實是在虛張聲勢,想要編造事實。但如果他認為醒過來的馬俊不會在我們的誘導下直接拆穿他的謊話,那馬俊必然在這方面有什麼他清楚的特質。”

“你知道嗎,我越來越期待馬俊什麼時候醒過來了。”

電話對面的人沒有答話,只有規律的呼吸聲像是附議。

“你覺得呢?”

梁安也停頓了一下,沒有等待對方的回答,繼續問道:

“自殺是一件非常耐人尋味的事。如果那是馬俊計劃中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那他為什麼偏偏要回家呢?如果能夠解決了這個問題,或許能解釋很多有關於他的事實。”

“事實上,死亡在很多人的眼裡也有不同的含義。我確實……很好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