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99章 兩國結為姻親

暮色漸沉,殿內燭火搖曳。多爾袞坐在鋪著黃色緞面軟墊的椅子上,一邊摸著大鬍子,一邊眯著眼睛。

“我家東莪當大明皇后,倒也不錯。”多爾袞的聲音裡帶著幾分玩味。

豫親王多鐸聽到兄長的話,笑道:“哥哥說得對,雖說東莪才六歲,但已經有了母儀天下的氣度。”

“格格天生麗質,當得起這皇后之位!”一名滿洲將領拍著大腿附和。

“朱家太子能娶到格格,那是他祖上燒了高香啊!”又一人笑著說道。

殿內眾人紛紛附和,笑聲此起彼伏。只有范文程和洪承疇兩個漢人皺眉站在一旁,默不作聲。

多爾袞敏銳地注意到了兩人的異樣。他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兩位愛卿,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殿內的氣氛驟然一滯。洪承疇和范文程對視一眼,各自心中盤算著該如何開口。

洪承疇最終打破了沉默,他向前一步,拱手道:“王爺,臣以為此事恐怕有詐。”

“哈哈哈!”多爾袞突然放聲大笑,笑聲在殿內迴盪,“本王豈會不知?朱家那點心思,本王如何看不透?”

他的笑聲戛然而止,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朱家祖上不過是乞丐出身,如今倒學會了擺架子。平日裡視我等為蠻夷,今日卻想用和親來換取喘息之機。”

范文程小心翼翼地問:“王爺莫非已是成竹在胸?”

多爾袞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向洪承疇:“洪愛卿,你覺得如何?”

洪承疇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上:“這是朱由檢親筆所書。”

多爾袞接過信件,仔細閱讀。燭光下,他的面容忽明忽暗,眼中的神色也隨之變幻。片刻後,他冷笑道:“封侯拜相,倒是開出了不小的價碼。洪承疇,要不你就回明國去吧。”

洪承疇聞言,臉色驟變,立刻跪倒在地:“臣對大清一片丹心,就算朱家給再多好處,臣也絕不背叛!臣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

“起來吧,”多爾袞淡淡道,“本王不過是說笑罷了。”

洪承疇如蒙大赦,連忙起身,額頭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

多爾袞把玩著手中的信件,若有所思:“你們說,這信上的內容可信嗎?”

洪承疇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斟酌著說道:“這要看大沽口那邊誰說了算。若是崇禎掌權,這麼看來,信的真實性就有了保證。崇禎為人耿直,不擅長玩弄心機。但若是太子已經掌控了局勢,那就另當別論了。”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多爾袞的目光如炬。

“不妨來個甕中捉鱉。”洪承疇小心地說道。

多爾袞眯起眼睛:“你是想去當大明的首輔?”

“王爺誤會了,”洪承疇額頭又滲出冷汗,“臣的意思是可以答應這門親事。”

范文程見狀,立即插話道:“王爺,依臣之見,不如派八旗鐵騎突襲大沽口。”

“哈哈哈!”多爾袞大笑,“範愛卿果然瞭解本王的心思。既然朱家太子想娶東莪,那就得先過本王這一關。能在八旗軍的刀下活命,本王倒是可以考慮這門親事。”

洪承疇眼珠一轉,也獻上一計:“王爺,我們不如借用山海關遼東軍的旌旗戰甲,讓八旗將士假扮定王和王永吉的部下,混入大沽口...”

正說著,外面傳來通報:“稟王爺,明國總督王永吉、總兵高第求見。”

多爾袞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此時的王永吉和高第已經帶著不到五千人馬移駐永平府。吳三桂則帶著一萬騎兵去追擊李自成,只留下了部分兵力守衛山海關。

多爾袞早已下令,讓寧遠的百姓和士兵家眷分批返回關外。這些人一旦回到關外,就自然而然成了大清的子民。原本五萬人的山海關明軍,如今只剩下一萬六七千人還在明朝將領的掌控之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