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26章 敲打太子

王家彥深吸一口氣:“太子昨日下令撤除外城七門守軍,如今每門僅餘百人。”

“什麼?”崇禎騰地站起身來,案上的硃筆滾落在地,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的聲音陡然提高,“這是何意?外城豈能不守?”

殿內一時寂靜,只有窗外的風聲簌簌作響。太子此意很明顯是為了拖延李自成的攻城時間,為南幸做準備,但聽皇上的意思似乎並不知道這事。王家彥垂首不語,額頭已有細密的汗珠。一旁的李邦華也是心知肚明,甚至對如今太子的運籌帷幄感到很是欣慰,便上前一步,恭聲道:“陛下,太子昨夜在成國府募得銀兩數百萬,還得到千餘精壯家丁。”

崇禎的目光驟然轉向李邦華,眉頭越皺越緊:“朕讓他們出錢,一個個推三阻四。太子一開口就是數百萬,這是何道理?”

魏藻德見狀連忙打圓場:“太子年少有為,此乃國之福也。”

崇禎冷哼一聲,在殿內來回踱步。他的袍角掃過地面,帶起一陣細微的簌簌聲:“年少輕狂爾!”忽然,他停下腳步,“說起來,吳襄欲獻女與太子為才人,此事你們以為如何?”

這突如其來的話題讓三位大臣愣在原地。殿內的氣氛越發凝重,連窗外的鳥鳴聲都顯得刺耳起來。

“李邦華,”崇禎的目光犀利地盯著他,“你身為左都御史,該當如何?”

李邦華只覺得後背一陣發涼,額頭的汗珠更密了:“此事...不合祖制......”

“既知不合祖制,為何不彈劾?”崇禎的聲音漸漸提高,語氣中帶著顯而易見的怒意,“如今正是整肅綱紀之時,豈能因大敵當前就罔顧祖制?”

三位大臣面面相覷,殿內的氣氛凝固到了極點。

等到走出乾清門,三人才終於鬆了一口氣。李邦華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低聲道:“各位,聖上這是......”

魏藻德警惕地環顧四周,見無人注意,這才壓低聲音:“給東宮出難題罷了。如今太子權勢漸重,陛下自是要敲打敲打。”

“若太子不從......”王家彥的話還未說完,就被魏藻德擺手打斷。

魏藻德搖頭一笑:“不至於。太子向來孝順,認個錯,把銀兩交出,自然無事。”他的語氣輕鬆,卻掩不住眼底的擔憂。

與此同時,嘉樂殿內。

朱慈烺正在殿中來回踱步,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殿內迴響。連日的奔波讓他眼底佈滿血絲,卻依然精神奕奕。

“千歲爺,”一個身著青衣的太監小心翼翼地進殿,“納才人的中旨尚未下達。”

朱慈烺停下腳步,眉頭緊鎖。他站在窗前,看著外面忙碌的人群,陷入沉思。這幾日他東奔西走,為的就是籌措軍餉,招募壯丁,方便突圍。卻沒想到在這等小事上栽了跟頭。

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黃大寶笑容可掬地進來:“千歲爺,醬油黃和蘇老米都已做好準備,就等著管賬了。”

朱慈烺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五百萬兩銀子加上十幾萬兩黃金,這筆鉅款決不能落入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員和太監手中。他寧可用幾個市井商賈,這些人即懂經商之道,又老實本分。沒有背景,更好掌控。

“黃伴伴,”朱慈烺轉身面向黃大寶,“把賬目都準備好,明日我要親自過目。”

“是,千歲爺。”黃大寶恭敬地退下。

殿內重歸寂靜,朱慈烺走到案前,翻開一本厚厚的賬冊。他的指尖在紙頁上輕輕劃過,眼神逐漸變得深邃。

城中的形勢一日緊似一日,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對京城形成合圍之勢。朱慈烺知道,自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訓練成型。但眼下,他還得先應付父皇的這道難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