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退,晨光微露。北京城外已是兵甲如雲,旌旗招展。白帽藍袍的大順軍將士列陣而立,戰馬嘶鳴聲不時響起。
南、北、西三面,三萬多人馬分作數路。陳永福統率一萬精銳直指永定門,田見秀親率兩萬大軍策應。攻城雲梯在晨光中閃著寒光,士兵們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城頭上,朱慈烺眺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敵軍,十五歲的少年天子神色凝重。身旁的大臣們個個面色慘白,有人的手都在微微發抖。
“撤!”他沉聲下令,“留下旗幟,去正陽門。”
外城已經不重要了,重在保住內城。這個決定讓在場的大臣們都鬆了一口氣。
就在此時,城下號角聲響起。李自成親自督戰,他獨眼中閃爍著寒芒,手中握著的令旗一揮:“進攻!”
隨著一聲震天的吶喊,攻城的號角聲響徹雲霄。雲梯架起,火銃轟鳴,箭矢如雨。北京城外,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李自成率軍主攻南面,永定門外喊殺聲震天,火銃聲不絕於耳。雲梯一架接一架地靠上城牆,白帽藍袍計程車兵前仆後繼地往上攀爬。
守城的明軍且戰且退,有條不紊地向內城收縮。這是朱慈烺的命令,為的就是儲存實力,等待轉機。
馬蹄從滿是泥濘的青石板上踏過,發出沉悶的聲響。朱慈烺帶著東宮侍衛營和克難營火銃右局緩緩走過正陽門外大街,寒風夾雜著細雨,吹得人臉頰生疼。
街道兩旁,百姓們紛紛湧出,有人甚至燃起了鞭炮。噼裡啪啦的炮竹聲在空中炸開,與遠處城外若隱若現的炮聲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諷刺。
“千歲爺,這些百姓...”王七欲言又止,目光中帶著擔憂。
朱慈烺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注視著街道兩旁蜂擁而出的人群。他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彷彿迎接什麼救世主一般。一些小販甚至支起了攤子,叫賣著花生瓜子,儼然一副慶典的景象。他們聽得大炮轟鳴,以為李自成的大軍已經攻進來了。
“吃他娘,著他娘,不當差,不納糧,”一陣狂熱的呼喊傳來。
聲浪此起彼伏,在街道上回蕩。朱慈烺身後的將士們臉色驟變,手已經按在了刀柄上,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混亂。
“都別動。”朱慈烺抬手製止了身後蠢蠢欲動的將士們,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這些愚民......”王七咬牙切齒地說道,“竟敢當著千歲爺的面......”
“無妨。”朱慈烺打斷了他的話,目光依舊平靜地掃過人群,“他們不過是被一時的利益矇蔽了雙眼罷了。”
街道上的喧囂聲越來越大,有人開始扔擲石塊,砸向路邊殘存的衙門牌匾。碎裂的木屑四處飛濺,混雜著歡呼聲,宛如一場狂歡。
正陽門外,晨霧未散。濃郁的水汽中,飄蕩著此起彼伏的歌謠聲:“吃他娘,著他娘...”
張縉彥帶著一群人立於城門洞下,目光不時掃向遠方。晨露沾溼了他的官帽,卻渾然不覺。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的降書,心中焦急不安。
“張大人,可有動靜?”項煜匆匆趕來,額頭滲著細密的汗珠。
張縉彥微微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焦躁:“尚未見到大順天兵的影子。”
“莫慌。”項煜壓低聲音,“我已打點好城中各處關卡,只待大順軍入城...”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揚起滾滾塵埃。二人頓時精神一振,連忙招呼早已等候多時的官員們列隊迎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