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馮元颺突然叫住他,“稍後本官會讓人送來一份名單,你務必親自檢查每一個隨行人員。”
曹友義心領神會:“末將明白。”
當夜,一支人馬悄然出了天津城。月色朦朧,城門處的守兵像是早有準備,靜靜目送這支隊伍遠去。
另一邊,兵備道衙門內,氣氛卻截然不同。
原毓宗正與婁光先、金斌密談,忽見一名關中口音的家人慌慌張張闖入內堂:“老爺!流寇已至楊村,數量可觀的鐵騎!”
原毓宗聞言不驚反喜,仰天大笑:“天助我也!大事可成矣!”
“兵備大人,”婁光先湊上前,壓低聲音道,“可要即刻舉事?”
“巡標的老楊早與我等同氣連枝,”金斌也附和道,“就只有那姓曹的不識時務。”
原毓宗冷笑一聲:“就只拿下一座衛城?你們也太小瞧我了。”他眯起眼睛,“咱們的目標,是那即將到來的朱由檢!”
“什麼?”兩位副總兵震驚不已,“聖上要來天津?”
“要麼是聖上,要麼是太子,”原毓宗踱步到窗前,望著遠處陰沉的天空,“你們以為馮元颺他們在商議什麼?傳令下去,讓所有人按計劃行事。記住,此事幹系重大,容不得半點差池!”
與此同時,楊維翰正在巡標營中忙碌。營中燈火通明,士兵們緊張地擦拭兵器,檢查馬具。
“大人,”一名親信湊上前,“兄弟們都在議論,說咱們這是去送死。”
楊維翰手中動作一頓,抬頭看向遠處的天際:“告訴他們,明日就知分曉了。”
親信欲言又止,最終躬身退下。
夜深人靜,楊維翰獨自站在校場上,看著忙碌計程車兵。月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長。不知為何,他想起了多年前在京城時的種種。那時他還只是個普通的商人,後來因緣際會,得了這巡標官的差事。
現在,是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他掏出懷中的信箋,又看了一遍,隨即放到燭火上點燃。火光映照著他的面容,忽明忽暗。
與此同時,城西一處偏僻的宅院內。
“都安排好了?”一個沙啞的聲音問道。
“放心,一切按計劃進行。”黑暗中,另一個聲音答道。
“別露出馬腳,否則咱們都得完蛋。”
“明白。”
兩道人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城中依舊燈火闌珊。各處酒樓茶肆,食客們正議論紛紛。有人說太子已經到了郊外,也有人說流賊大軍即將兵臨城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也說不清楚。
此時的天津衛城,表面上依舊維持著表面的平靜,但暗流洶湧。各方勢力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