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瀾

第330章 仁川港出事了

自己當了二十多年國王,卻連一座像樣的宮殿都修不起來。景福宮在倭亂中毀於一旦,昌明宮又在仁祖之亂中化為灰燼。攢了多年的銀子,又在應付胡亂中耗盡。

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領議政金瑬匆匆趕來,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

“大王!”金瑬顧不得擦汗,“仁川港出事了!”

李倧抬起頭,眉頭緊鎖:“又是倭寇?”

“不是倭寇,是紅夷人的船隻!”金瑬喘著粗氣說道,“足有三艘大船,每艘都比我們的戰船大上兩倍。他們自稱是英吉利國的使者,說是要透過我國向大清進貢。”

“紅夷人?”李倧冷哼一聲,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几,“我朝向來閉關鎖國,不與夷人往來。天策軍為何不將他們驅逐?”

金瑬面露難色:“大王,這些紅夷人說要進貢的是……紅夷大炮。”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陷入沉默。陽光依舊透過窗欞灑落,卻似乎帶著幾分刺骨的寒意。

李倧的臉色變了又變。紅夷大炮,這可是大清攝政王最為垂涎的利器。若是阻攔紅夷人進貢,恐怕會惹來大清的震怒。可若是放行,朝中那些斥和派的大臣們又該如何自處?

“他們可曾說明來意?”李倧沉聲問道。

金瑬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函:“這是紅夷使者遞上來的文書,說是要借道朝鮮,前往大清進獻火器。”

李倧接過信函,仔細檢視。紙張是西洋產的,上面用漢字寫得歪歪扭扭,顯然是請人代筆。

就在這時,左議政金自點站了出來:“大王,臣願護送紅夷使者前往北京。”

“金大人,你可知這其中的利害?”李倧意味深長地看著他。金自點向來主張親清,這一次主動請纓,怕是另有打算。

“臣明白。”金自點拱手道,“如今大明雖在淮南取勝,但已無力北伐。天下大勢,已是大清佔據上風。我朝若要生存,就不能在此事上猶豫不決。”

李倧陷入沉思。他知道金自點說得對,可心中總覺得不是滋味。朝鮮自古以來就以小中華自居,現在卻要為紅夷人引路,這傳出去該如何是好?

“大王,時不我待啊。”金瑬在一旁提醒道,“若是拖得太久,恐怕會生出變故。”

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喧譁,接著是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天策軍的將領快步走入,單膝跪地:“啟稟大王,蓬萊島方向發現倭寇戰船異動!”

李倧揉了揉太陽穴。這些日子以來,倭寇的動向一直牽動著他的神經。前些時日大明使臣來訪,說要助朝鮮收復蓬萊島,可至今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詳細說說。”李倧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回大王,我們的哨船發現倭寇增派了十餘艘戰船,似乎在為什麼大動作做準備。”將領低聲道,“而且……據說他們還在島上修建炮臺。”

這個訊息無疑是雪上加霜。李倧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如今的朝鮮,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一邊是虎視眈眈的倭寇,一邊是強勢的大清,還要應付朝中日益激化的黨爭。

“傳令下去,加強沿海防務。”李倧沉聲道,“至於英吉利使者一事……”他頓了頓,目光在金自點和金瑬臉上掃過,“就依左議政所奏,但務必要小心行事,不可走漏風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