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集體為榮的年代,身份上,前後院就有隔閡。
中後院的軋鋼廠職工骨子裡就有種大廠的優越感,看不起前院這一盤散沙,也怪前院,六戶人家,愣是沒有同單位的。
夕陽西下,只留一絲紅霞,遠遠傳來的聲聲鐘聲,大傢伙開始清理地面上殘留的泥土。
五點鐘,工人們已經開始下班了,各位姐姐嬸嬸們著急回家做飯。
“大夥先別急著走。”
張家樂匆匆洗把手,回到裡屋,取出早就放在炕上的白麵饅頭。
鄰居們幫你是人情,送點東西同樣是人情。
“謝謝張哥。”
王嫂子家的中華最積極,毫不客氣的接過來饅頭,就往嘴裡塞。
“拿過來,這還沒到飯點呢,吃什麼吃。”
王嫂子一把奪過來,踢了一腳自家兒子,轉頭對著張家樂道謝:
“小張,那嫂子就不客氣了。”
客氣的不是三分錢,是那饅頭的二兩糧票。
“嗨,說這些就見外了,我今天還的謝謝嫂子嬸子們的幫忙呢。”
一共也沒有發幾個饅頭,東廂的李嬸子全家兩個人,王嫂子兩個人,還有院子裡的劉師傅。
剩下的即使大人們沒有來,孩子卻全都沒落下,都蹲在院子裡和泥巴玩。
張家樂沒有區別對待,凡是來幫忙的,一家不落,總共送出去七個饅頭。
這年頭的孩子都懂事的讓人心疼,除了王中華,剩下的全都拿著沒有吃,美滋滋的往家跑。
尤其是劉奶奶家的孫子小石頭,邊跑邊喊:
“奶奶,張哥哥給了我兩個白麵饅頭。”
這一吆喝不得了。
驚動了一個在院子裡玩耍的小孩,曰:棒梗。
俗話說得好:小孩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七歲的棒梗已經得了賈張氏三分真傳,堪稱95號小霸王,沒有小孩敢惹。
看到別的小朋友拿著饅頭,也壯著膽子跑過去。
就看到他跑上前拽著張家樂的衣角,瞪大雙眼,理直氣壯的問道:
“我們家的饅頭呢?你怎麼沒有給我啊?”
張家樂看了眼前的小屁孩一眼,沒有回答轉身回家了。
棒梗先是一愣,好似沒有料到張家樂會不搭理自己,一時間好像傻了。
大概過了三十秒,好像反應過來了,想要大聲的罵張家樂,可是還沒等張嘴,就被張家樂凌厲的眼神給嚇住了。
最後哇的一聲哭出來,向著中院跑去。
“三大爺,您下班了。”
張家樂剛把灶臺裡的柴火點起來,就看見三大爺揹著小手進了院子,後面還跟著兩個跟屁蟲。
閻解曠和閻解娣是也。
“下班了,家樂這是把灶臺壘起來了。”
三大爺揹著手走到張家樂門口笑著問道。
他是這個院子裡下班最早的那一批,這年代,學校放學早,尤其是小學,不到五點,學校就放學了。
偶爾下午沒課的時候,三大爺還能早退,去什剎海釣魚貼補家用。
“多虧鄰居們幫忙,今天白天怎麼沒有見到三大媽?”
“嗨,她一早就去居委會幫忙,還沒有回來嗎?”
“沒瞧見。”
“哎呀,屋子裡的火爐子可別熄了,家樂,你先忙著。”
三大爺急匆匆的回家了。
“劉哥,今天下班的挺早啊,這是買腳踏車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