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張家樂的快樂生活

第3章 我要留下來

此時的救助站裡早就排起了長龍,灶臺那邊已經有人在幹活,天色已經完全大亮。

道路上的積雪也被值班的人給掃的乾乾淨淨,漏出下面凍得邦邦硬的土地。

張家樂抖著雙腿站起來,(是凍得,這個時候已經不餓了),拿著自己的那個破碗,排在了隊伍的末端。

剛才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朝著門口走了幾步,就被在門口執勤的公安給你攆了回來。

想想也是,現在是59年末,災荒已經漏出些許的苗頭了,湧向四九城的災民可能會越來越多。

要是不嚴格管理,說不定會鬧出多大的亂子。

這裡可是四九城,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更是應該小心謹慎。

所以救助站管理的很是嚴格,想要走出這裡,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登記,等待上面的安排。

心不在焉的喝了一口棒子麵糊糊,差點沒有把張家樂給噎死,看了看周圍狼吞虎嚥的災民,只能小口小口的喝著裝裝樣子。

艱難的嚥下最後一口棒子麵糊糊,張家樂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媽的,這糊糊豈止是難喝,簡直顛覆了他三十來年對食物的認知,那味道根本就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在張家樂的認知裡,棒子麵糊糊就是老家的玉米麵糊塗。

可是等喝到嘴裡才發現,尼瑪的,原來這個時代的棒子麵就是把整個玉米連同裡面的芯一起都攆成粉,再熬成糊糊。

這和後世他經常喝的玉米麵糊塗,根本就是兩碼事。

在後世這種棒子麵糊糊餵豬,豬恐怕都嫌噎嗓子。

可是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種難喝的棒子麵糊糊,貌似也不是都能喝上的。

排隊領飯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說話,都是機械的跟著隊伍前進。

默默的領完糊糊,又靜悄悄地回到窩棚那裡繼續窩著。

想想也是,不動就不會消耗能量,這樣也能餓的慢一些。

大門口還不時送進來新的災民,門口執勤的公安登記過後,便把人帶入院,讓他們自尋住處。

院子裡的右側有兩間屋子,那邊是救助站的辦公室,其中的一間門口排著寥寥十幾個人。

不用想,那肯定就是登記造冊的地方。

張家樂走過去,站在隊尾。

大雪這時已經停了,可是天空依然看不到太陽,被冷冽的寒風一刮,那碗棒子麵糊糊帶來的熱量,就這麼沒了。

“這艹蛋的天氣!”

張家樂暗暗罵了一句,又攏緊了身上有些肥大的棉襖。

身上的棉襖不是張家樂的,而是他在來的路上從死人的身上趴下來的,所以穿著有些不合身。

張家樂看著這半新的棉襖,也不禁感嘆,這原主也算是個狠角色。

十六歲的年紀,從老家HN,孤身一人,徒步千里,最後能順利地到達四九城,運氣和實力缺一不可。

說到實力,那就必須的提一提原主的身世。

原主出身在HN的下面的一個縣城的小山村,可是這裡卻是太極拳的發源地,那裡的村民基本上個個都會兩手。

可惜,你就是功夫再強也抵不過大旱之年,自58年後半年起就沒有下過雨,河水都幹了。

再加上成立了人民公社,有了生產隊,有了民兵,武藝也就成了擺設。

他老爹有三個兒子,老大張家平,老二張家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