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

第631章 雍!

李光和辛贊瞬間不吭聲了,跟趙構做過的那些事相比,讓完顏阿魯補擔任新朝的三堂的堂倌,簡直不值一提。

“各地以後只設府、州、縣三階衙門,其他衙門一併裁撤,轉運度支等,一併併入三階衙門。各地方兵馬等同,府駐軍九千,州駐軍三千,縣駐軍三百。”

何歡順勢又將地方上的配置給安排了下去。

大宋養的閒散官員實在是太多了,地方上衙門裡套衙門,每個衙門看上去都管事,每個衙門又不管事,互相推委,互相扯皮,搞得整個大宋亂糟糟的,也給了那些土匪流寇坐大的機會,使得各地都盤踞著各種土匪流寇。

所以必須杜絕這種情況,將地方上的政務安排到人,誰出了問題就找誰。

李光和辛贊點著頭。

李光道:“錢部該怎麼安排,臣心裡已有計較,可是這醫部……”

醫部是個新衙門,負責那方面的職能,李光實在弄不懂。

何歡道:“召集天下名醫,在各地惠民藥局開設惠民醫館,能者至州府,庸者至下縣,以此類推。剩下的跟其他衙門一樣。”

事實上大宋已經有了醫官,以及惠及各個地方的藥局,只不過一沒有細化,二沒有成體系。

現在只是給他們編一個體系,細化而已,並不會影響施政,還能對施政起一些輔助作用。

至少,地方上發生了瘟疫,亦或者其他什麼災害,不需要再上報朝廷,又朝廷再派人去應對。

各地方官完全可以徵調當地的所有醫者,率先展開拯救。

朝廷也不需要再興師動眾,只需要派人從中排程即可。

至於醫部衙門,要不要跟其他衙門一樣,享有一定的權力,得視情況而定。

反正醫療肯定得重視起來。

不然就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夭折率、死亡率,以及人得壽命,還是提不上去。

沒有足夠的青壯年,何談對外擴張?

李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臣大致明白了……”

何歡點點頭,示意他們儘快去辦。

這種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光是裁撤,兼併各個衙門,就需要很長時間。

何歡也不急,可以等。

在等的過程中還可以注意一下党項那邊的動向。

張俊和韓世忠並沒有順手將党項也一併除掉,就跟他們留下的汪古部一樣,這些都需要新朝自己處理。

清澗城那邊隨著源源不斷的苗人、彝人、瑤人過去。

那些只想佔新朝便宜的降卒們總算感受到了威脅,勉強的動了動。

不過依然沒多少幹勁。

所以他們就眼睜睜的看著苗人、彝人、瑤人,一步一步的爬到了他們頭上,拿到了屬於他們的兵甲。

他們總算慌了,開始向新朝表忠心,開始發奮。

可一切都來不及了,在阿勒布帶著大量的繳獲回到長安城,將一部分族人遷移到長安城內以後,所有部族的智者都爭先恐後的給遠在清澗城的族人傳話。

繳獲的戰利品,漢人是真給,也是真分。

然後其他各部族的族人就開始瘋狂的往党項境內湧。

沒有章法,也沒有戰略戰術。

有的只有一腔熱血,以及對錢財的痴迷。

或百人一伍或一個寨子一伍,他們化成上千股的小部隊在党項境內瘋狂流竄。

党項派遣大軍吧,敵人聚不到一起,派小股部隊吧,容易被截殺。

時間長了,党項也耗不起,李夏的皇帝果斷遞來了降書,向新朝稱臣。

何歡順勢讓李夏皇帝割土,李夏皇帝即便是一百個不情願,最後還是割讓了數城給新朝。

曾經那個葬送了大宋無數男兒的好水川,被李夏皇帝割讓給了新朝。

何歡順勢又派阿勒布,以及楊興的一個副將過去,將那些各自為戰的部族兵馬進行了整編,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就駐紮在好水川。

那些大宋的降卒,徹底失去了利用的價值。

他們想鬧事,可南有清澗城的綏德兵,北有駐紮在好水川的部族兵,他們剛鬧起來就被剿滅了,所有人被打散安置,一部分人被送去了關外,由劉光世看著安置。

這一切都發生在新朝建立新制的期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新朝建立的新制所吸引,都在研究新制,想著如何鑽新制的空子,沒人關注那些降卒的死活。

又是一年正旦。

李光、辛贊、李顯忠、完顏阿魯補、陳行五人主持建立的新制新格局,初具規模。

何歡一大早就穿上了玄黑章服,前往了城外祭天,中午回到城內以後又到太廟祭祀。

該祭祀的都祭祀完了。

何歡在太極殿內,宣佈了新朝的建立。

新朝的國號為雍。取《禹貢》中九州雍州為名。

關中剛好在九州中的雍州中。

年號為元順。

新朝建立以後,便是分封大典。

追何灌、何薊為帝。

冊立陳大娘子為皇太后,居永壽殿。

冊立唐婉為皇后,居長寧殿。

封張俊為越王,賜王府一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