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李顯忠病逝於蔥嶺。
此次西征不得不被迫中止。
辛棄疾留守蔥嶺,任蔥嶺馬步軍總管,范成大經略蔥嶺,任漠北經略使。
嶽雷留守葉密立城,任葉密立城馬步軍總管,虞允文經略葉密立城,任北庭經略使。
其餘人班師回朝。
十二月。
李顯忠的靈柩在大軍的簇擁下回到長安城。
追李顯忠為綏德郡王,賜葬帝陵,諡武安。
西征的其他將士皆論功行賞。
辛棄疾等皆晉為縣公。
元順十三年元月。
在辛贊等一眾老臣奏請下,冊立皇長子何慎為皇太子。
皇次子何妨為燕王,其母李氏晉賢妃。
皇三子何墉為晉王,其母關藥娘晉良妃。
皇次女何鳶為襄城公主,其母金明敏晉九嬪。
皇三女何馥為罹難公主,其母何潤娘晉九嬪。
三月,朱勝非薨,追汝南郡王,賜葬帝陵,諡文靖。
五月,帝南巡。
六月駕臨臨安城。
靈隱寺內。
一身帝王威儀,隔著八畝地都能感受到的何歡,滿心感慨的看著緩緩走向自己的道濟和尚。
“大師終究還是讓他做了和尚。”
何歡看著已經梯成禿瓢,並且也已經受戒的李修緣,看向坐在對面慈眉善目,鬚眉皆白的慧遠大師,沒好氣道。
慧遠大師眯著眼睛,像是個佛一樣,樂和和道:“修緣與我佛有緣……”
何歡忍不住道:“我要是說他跟佛沒緣呢?”
慧遠大師只是笑,不敢吭聲。
因為即便是他這個早已修出佛性的高僧,也不好回答這話。
別人要滅佛,那是痴心妄想,何歡要滅佛,一句話的事。
慧遠大師不敢賭何歡這話是玩笑話,還是認真的。
“陛下何必為難小僧的師傅呢?”
李修緣雙手合十,苦笑著道。
何歡撇撇慧遠,又看看李修緣,無奈道:“我終究還是沒把你扳回來,可憐你那個父親,只有你這麼個獨子,如今你入了佛門,他恐怕要絕後了。”
李修緣臉上的笑容變得有些牽強。
他雖然佛性深厚,但終究是人,心裡還有牽掛。
入佛門,棄俗世,他最對不起的就是他爹。
“我說過,等我成了佛,大小也封你個羅漢,如今雖然我沒成佛,但也能封你個羅漢。”
說著,何歡伸手從何鐵頭手中結果了一份旨意,遞到了李修緣面前。
李修緣誠惶誠恐,何歡一下失去了繼續在靈隱寺待下去的興趣,起身往外走去。
走到方丈室門口的時候,何歡腳下一頓,頭也不回的對慧遠大師道:“大師也算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如今當了皇帝,也不好太過為難佛門。
大師在佛門中聲望頗高,勞煩大師給其他大和尚帶句話,往後各家寺廟只允許收香火錢,不許再種地,更不許放印子錢。
侵佔百姓的田產,以市價交割給當地官府,放出去的印子錢,母票也可以依照原價交割給官府。”
一直慈眉善目的慧遠大師這個時候終於動容了,“何施主……”
何歡回頭,盯著慧遠大師笑道:“大師要為他們求情嗎?還是說大師覺得,他們該佔著百姓的田產,該向百姓放印子錢?”
慧遠大師遲疑許久,道:“他們放印子錢不對,可田產並不全是侵佔百姓的,也有一部分寺產。”
何歡點點頭,“所以我才讓各地官府以市價買回來,而不是直接派人上門。”
“何施主!”
“大師,他們的寺產是怎麼來的,你我心裡都有數。他們佔著那麼多田產,對天下,對萬民,並沒有好處。
還請大師拾起慈悲心,為天下,為萬民多想想。”
“……若是有人不願。”
“那就讓他們不願吧。”
“……”
何歡沒有再跟慧遠大師多言,邁步離開了靈隱寺。
出了靈隱寺山門,那一聲聲‘何大兄’似乎仍在耳邊迴盪,只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慧遠大師也好,李修緣也罷,還是他們,卻也不是他們。
曾經那個一心向善的大師傅,此刻已經被俗世牽絆,不得不向其他同道妥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