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嚴其人,何歡並不瞭解,只知道他是大理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也最能活的皇帝,足足活到了九十四歲。
他爹何歡倒是瞭解,他爹就是金大俠的小說中,那個去哪兒都有情人,四處播撒種子,到最後兒子不是自己的段正淳。
不過,現實中的段正淳,跟金大俠的小說中的那位不同,並沒有出過大理,也沒有四處留情,在做了十三年大理皇帝以後,出家為僧,然後將皇位傳給了兒子段正嚴。
段正嚴其實是親近大宋的,甚至還跟手底下的重臣謀畫過歸附大宋,但是因為他的諸多兒子不合,紛紛爭奪皇位的緣故,最後只是向大宋稱臣,被大宋封為了大理國王。
四年前,他受不住幾個兒子內鬥,最後學著他爹,將皇位禪讓給了兒子段正興,出家為僧。
吳璘征討大理期間,段正興扛不住吳璘的征伐,重新請他出面。
然後他和他的兒子一起被吳璘給抓了,並且被當成俘虜,送往了長安城。
值得一提的是,大理段氏的皇帝,幾乎都是以正字為名。
這在中原是不允許的。
晚輩的名字裡出現長輩的字,那都是僭越。
所以在中原,晚輩的名字跟長輩的名字不僅不能同字,也不能同音。
九月的時候。
吳璘押解著一千大車的財貨,以及大理的三任皇帝出現在了長安城。
何歡趕到十里外相迎,也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段正淳,段正嚴,以及段正興。
是的,段正淳還沒死,只是當和尚了而已。
段正淳老態龍鍾,白眉白鬚,是個禿瓢,他兒子眉須黑白參半,也是個禿瓢。
他孫子段正興,看上去很年輕,也是個禿瓢。
何歡在勉勵過了吳璘以後,目光狐疑的在三個禿瓢頭上打量。
段正淳和段正嚴出家了,段正興又沒出家,怎麼也成禿瓢了?
難道在大理當皇帝要梯成禿瓢?
吳璘看出了他的疑惑,笑著解釋道:“臣打到羊苴咩城的時候,此人因為膽怯,跑到三聖寺去剃度出家,將其父推出來主持大局……”
何歡好笑的打量了段正興幾眼,還好,知道自己無能,懂得搬救兵,並且還有救兵可以搬。
放在中原,能搬救兵的似乎就只有李世民和嘉慶。
因為他們的爹真的能幫他們。
其他的,爹和兒子一對廢物點心,一起被擄走。
“我也不為難你們,更不會像是其他人一樣對你們喊打喊殺,我會吩咐人在城外為你們立一座廟,讓你們安身。
不過你們得告誡你們那些舊部,讓他們給我安分點,也別想著復國,我不允許。
你們要是聽話,我們各自安好,要是不聽話,我不介意讓大理變成跟南越一樣的地方。”
何歡盯著大理的三代皇帝,緩緩的笑著說。
沒有擺什麼帝王威嚴,也沒有故意弄出那種高高在上的場面來嚇唬人,就是平平淡淡的說。
但是當‘我不允許’四個字出來的時候,大理的三代皇帝還是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在提到南越的時候,段正興更是哆嗦了一下。
顯然,他知道南越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也知道大理要是變成了南越以後,對他們段氏而言意味著什麼。
可能不需要三四代人,就沒人記得大理那塊地方,還存在過一個大理王朝。
“此番你攜滅國之功而歸,我一定不會吝嗇賞賜,你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在震懾完大理三代皇帝以後,何歡笑著對吳璘道。
吳璘神情一凜,正色道:“臣請入兵事堂!”
何歡滿意的點頭,是個聰明人,知道主動交出兵權。
不過沒必要。
吳璘如今正值春秋鼎盛之年,還能打,還能給大雍發光發熱。
等到什麼時候劉光世、李顯忠、完顏阿魯補三人中,有人沒了,就是吳璘入兵事堂的時候。
“入兵事堂就不必了,不過你可能要換個地方!等到此次事了以後,我會封你為蜀國公,你去黃龍府代替劉公坐鎮遼東吧!”
何歡一邊領著吳璘入城,一邊笑著說。
吳璘大喜,他年齡還不大,還不想退休,還想再打幾場,不敢說追上張俊、韓世忠的功績,但也想再立一些功勞,再入兵事堂。
“多謝陛下信任!”
“你值得信任!”
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的。
上千輛大車,以及服飾跟大雍有著明顯差異的大理王族們入城,立馬吸引了長安城內所有百姓爭相觀看。
長安城已經有四五年沒有出現過這種場景了。
所以百姓們都把這當成是一個盛事來看。
至少,朝廷並沒有在打下江山以後固步自封,一直在進取,雖然還沒達到漢唐時候的那種功業,可只要一直保持著進取,遲早會達到漢唐時的功業,說不定還會比漢唐時候更強。
只要朝廷一直保持著進取強盛的姿態,那他們就再也不用擔心被人欺負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