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渾沌時代殺出來的、老牌雄主的含金量在諸公面前展露無遺,懸鏡參邪對此不在意,他甚至不在意所謂的一己榮辱,總之,只要邪族能夠延續、昌盛,其他都不是問題,也都不重要。
這是懸鏡參邪的道。
扼殺後輩?扼殺威脅!
但凡策謀略像陰陽師一樣讓人省心,懸鏡參邪何必殺他?結果這傢伙裝了這麼久,終究還是走上歧途。
所以懸鏡參邪乾脆主動請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於其他涉事勢力?
與他何干!
無非是豁出去面子罷了,新帝登基,自己拿出態度,事情就算翻篇。因為以神朝的偉力查出整件事的脈絡不難,都不需要特意審問,以策謀略之性命換邪族一世昌盛很值。
而當懸鏡參邪與邪族的「罪」翻篇後,在御殿會議上,他的站隊,會自然而然偏向東皇。
似這樣的站隊俗稱「帝黨」。
丟人嗎?不丟人。
像有些人失去核心後連站隊都難。
所謂帝黨,就是跟著帝君吃飯,該發揮作用時發揮作用,不太需要衝鋒,卻不能拖後腿,或許不能大富大貴但勝在「穩定」,對邪族這樣的勢力而言,穩字當先。
這個「穩」不是放棄銳意進取的信念,而是一種更宏觀、更直觀的路線。
軒轅神朝內部的派系錯綜複雜,東龍定宗開啟一國之君的修行後,還沒過去多久,就已經見到效果。
御殿會議總體而言很順利,縱然有分歧,也是少數服從多數。
如何查,如何辦,如何落實。
很快就有了答案。
…………
懸鏡參邪口中,那些丟了核心連站隊都難的勢力,基本可以分成三個派系。
一者,原本投靠元妃,為元妃做事的散修;
一者,投靠鳳妃的三教舊派;
一者,投靠瑗妃的被三教舊派看不起的小族小派。
在帝青颺退位之後,這些派系還存在,但他們需要尋找全新的「靠山」掛靠,似鳳妃與瑗妃雖然移交過權力,但……
有用嗎?
難說!
從前掛靠的是帝青颺的元妃與側妃,在牧王沒有表明態度,鴻王與鸑王不準備干涉,窮桑郡王連過問都沒有過問,其他郡王、郡主都不感興趣的當下,他們這些人又能找誰掛靠?再來的路又該如何去走?誰都不知道。
處於權力過渡階段的神朝,局勢尚不明朗。
但在有人投了一坨「人中黃」之後,原本不明朗的局勢,再生變數。
御殿的風吹到聖龍口內,當世道君將收到的訊息與兩位同修說明:
“神朝那邊開始動作了。”
往世道君老神在在道:“讓他們去動,此事與我等又沒有關係。”
“當真無妨?”來世道君有些擔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