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自始至終便不曾參與,只是在無關緊要之處稍微放任,就算神朝追查,也追查不到我等身上。”往世道君一派從容:“這不過是一點小過小失罷了,我等因為追查潛藏的陰謀家,稍微放緩腳步亦在情理之中。
能借由此事清理一些道敵那更好,於我等而言只要不動、不亂動,就是贏。”
此事甚至不需要去請示道尊,沒有必要,聖龍口只要按部就班,做該做的事,不要直接干涉或插手,就能在局勢不明朗的如今大贏特贏,將能吃到嘴裡的利益吃到嘴裡。
新帝繼位,首先便進行了祭祀,似聖龍口這般能看清局勢的勢力,該給的面子要給。
相應,東皇也不會真在此時對他們動手。
這份默契下能創造太多利益。
“我覺得還是要小心。”來世道君道:“東皇不是帝青颺……”
當世道君直言:“就因為他不是帝青颺所以才更容易應對。”
“他要面對的阻力不止是我們。”往世道君直言道:“正是阻力夠大,又不夠大,所以我們想要脫身很容易。”
來世道君還是覺得不穩妥:“可……”
“無須擔心,大不了將他們給賣掉。”往世道君寬慰:“合修會,玄天六陽,他們以為他們做的事很隱秘嗎?”
“那邪人的動作太快了。”當世道君說道。
“外族就是外族,若不血拼,快速服軟是唯一的選擇,沒有餘裕可言。所以啊,他們才上不得檯面。”往世道君全然不在意:“聖龍口沒有像他們那樣的顧慮。”
懸鏡參邪的應對自然也被各方知曉,各方對此事的態度各不相同。
三世道君一向看不上道門外的教派與學說。
不過,既然準備攫取利益,他們同樣留有能吸引注意力的後手,比如「合修會」,一個客觀上存在,主觀上不一定存在的道門結社,多為道門的後起之秀,但……
在三世道君看來六陽背叛了道門,若非他們發現的及時,技高一籌做了佈置,定然會被這些人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正因如此,他們賣起玄天六陽沒有負擔,生前不能給道門做貢獻,死後做也行。
雖然往世道君看不上邪族,可話說回來,懸鏡參邪的手段有參考價值,不能全部參考,參考部分卻沒有問題。
…………
因為帝青颺帶來的影響與變化,聖龍口的十三道沒湊齊,只有九道,再次一輩的玄天六陽也一樣,聖龍口沒湊齊,有些人沒加入聖龍口,但他們仍舊創立了合修會這個結社。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有人叫「青陽子」,就事論事,青陽二字又不稀奇,在帝青颺時期亦無需避諱。
但名字取出來,公之於眾後,如何解釋就由不得當事人。平時還好,可惜如今正值帝青颺退位,東皇御歷的權力過渡時期,不需要成事,只要能起事就算成事。
青陽子?
你是哪門子青陽子?
道號?
道號是道號,道者確實常以「子」取號,可你這是什麼意思?
更有傳聞說東皇趁帝青颺閉關,出手殘忍殺害了他,帝青颺有靈識落入凡間,化作一名轉世靈童。
明眼人不用去驗證就知道是假新聞,架不住真有人信,只要有一個人信,在如今這樣的特殊時期就能讓更多人信,青陽子本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怎麼就成別人的轉世靈童了?
造反?
自己從未想過要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