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皖城的官道上,一位青年公子正快馬加鞭地疾馳而來。
他身著一襲素色錦袍,身姿挺拔,臉上透著幾分焦急。在一群侍從的簇擁保護下,他不時地揮動馬鞭,狠狠抽打著坐騎。
那匹馬兒吃痛,撒開四蹄飛奔著,揚起一路塵土,這位心急如焚的青年公子,正是魯肅。
劉賢派人給魯肅送去了一封信,告訴他呂布奪了皖城,並生擒了周瑜。
魯肅得到訊息後,可嚇得不輕,一顆心登時提到了嗓子眼兒,一想到劉賢的行事作風,他心裡就非常的擔心周瑜會出事。
劉賢不按常理,先是算計劉曄,緊跟著又強行扣下魯肅,不讓魯肅返回曲阿,所以魯肅非常擔心,生怕周瑜有個閃失。
一路上,魯肅在擔心好友的同時,也感到吃驚和疑惑,孫策攻打廬江,怎麼竟被劉賢鑽了空子?這劉賢簡直是無孔不入。
魯肅的兩個好友,劉曄和周瑜,都是才華出眾,很有能力的人,結果先後都被劉賢給算計了,魯肅越想,越對劉賢不敢輕視。
一路風塵僕僕,魯肅終於趕到了皖城。報出名諱後,立即有人將他帶到了太守府。
魯肅前腳剛進入前廳,就聽見外面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子敬,可算是把你給盼來了。”
劉賢大步走了進來,魯肅急忙問道:“公瑾他怎麼樣了?他可還活著?”
劉賢他一邊笑,一邊擺手說道:“交朋友就應該交子敬這樣的,看得出來,你對周瑜很在意。放心,他現在很好。”
魯肅高懸的心這才終於落了地,忙又問道:“那他現在何處?”
“他已經離開了,和孫策一起逃走了。”劉賢不緊不慢地回道。
“離開了?”
魯肅一愣,隨即臉色便沉了下來,眼神中滿是憤怒,大聲說道:“子山,你分明是在戲耍我,他明明離開了,那你為何告訴我生擒了周瑜?”
劉賢趕忙賠罪,臉上堆滿了歉意,說道:“子敬息怒,和你開個玩笑,確實是我不對。只不過,我是真的著急要請你過來,若是別的理由,恐怕你也未必會來的這麼快啊。畢竟我把你扣下,你定然還在生我的氣,這樣,稍後我擺酒既給你接風,也向你賠罪。”
魯肅又生氣,又無奈,最終也只能狠狠瞪了劉賢幾眼。
說實話,得知周瑜安然無恙地離開,魯肅的心裡還是有些高興的。畢竟,他和周瑜相知相交,感情深厚,若真見好友被劉賢殺掉,他定會痛心不已。
劉賢見魯肅的情緒稍有緩和,便勸著他重新落了座,說道:“子敬,你一路奔波,辛苦了。”
魯肅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便問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孫策打廬江,而你們又打了孫策,明明之前,你還曾對我說過,你不希望呂布和孫策發生衝突,怎麼這麼快,兩家就反目了?”
魯肅雖說還沒有正式出仕,但他對政治,對天下大勢,向來極為關注,更何況,這還是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他怎能不弄個明白。
“不錯,我是說過,溫侯初來乍到,我們當以和為貴,不希望和劉勳、孫策發生衝突。但是,我們不主動挑起爭端,並不代表我們就會放鬆警惕。這不,孫策的動向,我就一直在派人關注。他騙了劉勳,妄圖把廬江據為己有,你說我能坐視不理嗎?若是任由孫策這麼做,那麼很快,他的手就會伸向九江!”
魯肅覺得這話勉強也說得過去,可他心中更在意的卻是,劉賢竟然早早地就盯上了孫策,而孫策卻完全矇在鼓裡,渾然不知。
如此精妙的算計,孫策辛辛苦苦打下廬江,到頭來卻給呂布做了嫁衣,這啞巴虧吃的,可真夠倒黴的!
魯肅心中替周瑜感到不平,張了張嘴,正想替好友說兩句公道話,劉賢卻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只用四個字,就堵住了他的嘴:“兵不厭詐!”
“子敬,孫策能偷襲劉勳,就不允許我偷襲他們嗎?我知道,周瑜是你的好友,難道劉曄不是你的好友嗎?劉曄可是被周瑜打跑的,大家各為其主罷了。我這次請你來,是有大事要和你說。”
“何事?”魯肅疑惑地看著劉賢。
“我想讓你來做廬江太守,不知你意下如何?”劉賢滿懷誠意,眼神中透著幾分期許。
“讓我來做廬江太守?”
魯肅一向沉穩內斂,此時也不禁有些失態。
他難以置信地看著劉賢,其實兩人才僅僅見過幾次面,還談不上關係有多麼親密,更何況,自己也還沒有明確表示要輔佐呂布。
可是,他竟然要讓自己來擔任廬江太守。
要知道,袁術當初看似非常器重他,可也僅僅給了他一個東城縣長的官職,至於他的好友周瑜,也只是在袁術麾下做了個居巢長。
廬江太守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實缺,堪稱封疆大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