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趕早把人沉井裡省事,要麼,就上趕著敲鑼打鼓送香火。
養了這些年,還能真沉了不成。
由著吧由著吧,她要真能當菩薩,”謝老夫人似有睏倦,頓了片刻後斷續道:“織個蓮花座給她當去,想沉井裡吧,捨不得是一回事。
那今兒個,也沉不下去啊。
陶府那個....,她若有心,陶府那個...那個宋....”越說越是低聲,到最後徹底成了模糊咕噥片段。
話無須她說盡,陶府自是指的陶小娘子,她與四姑娘交好,真就渟雲想去,少不得有牽扯。
宋府裡,卻是宋頏正妻袁簇,也不知怎麼和渟雲生出來的交情。
謝老夫人思前想後,沒少和曹嫲嫲計較,兩人不過是在襄城縣主處伴讀打過照面,還因著宋搖光有結怨,怎麼袁簇從涼州回來,管上渟雲的閒事了。
總也沒討論出個什麼,人各有命,不到非要爭個高下的節骨眼兒上,謝老夫人懶得費神,正如此時,王家小子,沒回來,天家聖人,正通道。
渟雲走與留,各有其好,順其自然就行。
曹嫲嫲收聲斂口,將剪下碎葉收攏,屏息揭了謝老夫人椅子下博山爐蓋,一點一點放進去,再往裡屋取了薄褥來護著胸口處。
做完手上活計,又交代底下女使看著些,等爐子裡香料燃透了再送老夫人回寢房休息。
渟雲亦在謝簡和謝老夫人閒話裡敏銳捕捉到資訊,師傅觀照在京中了無根基,又無官職,按理該回原籍,居然能在萬安寺後立觀,怕不是另有內情。
她常聽觀子裡別的道人說起觀照是以道試奪魁拿的度牒,親得聖人嘉賜,卻沒聽到過旁的。
現絞盡腦汁想不到緣由,只能先作罷,好在今日已是月十二,還有兩天就是十五,上山問就是。
她一一查過前些日子切下來的人參塊,半浸半掩在溼土中已長了白色芽點,這意味著大概能生根。
雙喜臨門,直叫人興奮的坐立難安,連日沒睡個安穩。
十五日一早,車馬等在謝府門外,仍是如上回同,婆子嫲嫲,家丁小廝各跟了好些。
臨行曹嫲嫲還來渟雲處轉了一圈,特交代道:“娘子這回去,可別再冒失,老祖宗記著呢。”
渟雲親拎了食盒籃子,笑意朗朗答了是,隨後上了馬車。
旭日初昇,春林初盛,時光恍然一瞬回到多年前,道路兩旁的樹再次長腳跑的飛快,和她一起跑到山上。
寺廟到觀子的距離也變的近了,就像小時候採藥全然不覺已走完了全程。
她知道觀門裡肯定還在講經,身後嫲嫲還跟著,卻也顧不得這諸多,隔著門高喊“師傅,我回來了”。
裡頭尚無應答,渟雲將籃子往上提了提,與丹桂道:“這玩意兒不好,我們回去尋個揹簍,我以前採藥的,那個可好啦。”
她進門,陶姝坐在觀照道人身側,二人齊齊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