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杜蘭在說的同時,李維克已經在著手對比了,然而幾分鐘後得到的結果卻是喜憂參半,兩人體型的吻合度達到了95%以上,但是行走姿態對比卻只有50%。
而且,這個殺人手法與事後的做法很難聯想到這個叫波波夫的身上,就算波波夫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與死者也有利益衝突,殺人後也應該安靜離開。單從手法來看,戾氣這麼重的人怎麼可能長期維持四軌的穩定。
事實上,杜蘭在看見活動軌跡變化後,心裡也明白,這其中很有可能不是同一個人在作案,一個人怎麼會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
杜蘭不得不在車裡躺下靜靜思考下接下來的事。
在這個時代,要偽裝成另一個人實在不是什麼難事,就是偽裝個指紋、戴個頭套騙他們開門,恐怕也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想完全越過四軌,恐怕很難。
難道是某種新出現的技術嗎?可以偽裝四軌受到檢測的技術。
“我調取了他從進入以及離開後莫什那街區一直移動的監控。”李維克還在探尋這個人下一步的行動。
“嗯?監控的資料齊全嗎?”杜蘭聞言又迅速坐了起來,他也還沒放棄追擊的希望。
“說你也不信,這些資料居然是自動計程車補全的,他一直走在大路上,計程車感知到他可能行進的路線而招攬他,但是他沒有上一輛車。”
“怎麼回事?難道這傢伙一直就這麼走著嗎?”杜蘭喜出望外地看著螢幕,眼前的傢伙,嫌疑正在不斷放大。
“是的,竟然往西北方向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沒有用任何交通工具,我相信一個正常人不會在下雨的凌晨散步一個多小時回家。”
“因為這傢伙不想被計程車內任何的感應器檢測到,更不想被人看清他的臉!”杜蘭理解李維克話裡的意思,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了一眼。
“他現在在哪?”杜蘭挪了一下身子,急切問到。
“最後的監控顯示,15分鐘前打傘男進了另一個居民社群。”李維克發現了最後的蹤跡,他急忙喊杜蘭予以最後的核實。“快,幫我看看那個叫波波夫的傢伙登記住址在哪?是不是在...”
“休斯頓社群。”
“休斯頓社群!”
當兩人幾乎異口同聲說出這個地方的時候,杜蘭明白了一件事,今晚這件事,還沒有結束,不管是對他們兩人還是對那個真兇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