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判定2069

第43章 毒蜜:13 殺人之人(下)

“神父,我有罪嗎?”

叔本華先是愣了一下。

這麼多年來,這好像是他第一次在告解室得到的一個反問句。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世紀》六。每個人都是有罪的,有慾望的存在,罪便常伴。”叔本華平和地說到。

“若遍地是罪,哪裡還有法律,罪到底又是什麼?”

“他說的原罪便是指好奇心,慾望。”神父繼續娓娓道來。

“您知道我問的不是這個。”可李維克對這個籠統的答案並不滿意。

叔本華沉默了片刻,他重新評估了一塊木板之隔的這個人。

然後淺淺地笑了。

“霍布斯說,沒有法的地方,就沒有罪惡。恰恰是有罪惡,才證明有法律,有社會的意義。”(出自霍布斯《利維坦》)

“您是想說,罪是必然存在的?”

叔本華點了點頭,哪怕李維克並不能看見。

“人的一生都在贖罪,便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若遍地是罪,那便是無數人完善自我,而無數人完善自我,終便完善了社會。”

“那為什麼有的人殺十人,百人,卻無事。”李維克輕輕嘆了口氣,他不甘,他也不服,又接著說“而我只想救人,卻罪不可赦。”

原來如此。叔本華大概是明白了。

“原來如此。那殺人之事是你親眼所見?”叔本華用關切的語氣問到。

“不。他用了特殊的手段,就好比藥物。”李維克否認到。

叔本華的反問讓李維克感到不適,但又無法反駁。

“原來如此。那是威逼?是利誘?”

“不是,他們是自願使用的。”李維克搖了搖頭,否認到。

而問題也在一步步地深入。

“原來如此。那想必他們一定是不知利弊吧?”

“也不是。他們也知道後果。”沉思片刻,李維克還是搖了搖頭,否認到。

三個問答結束後。叔本華沒有馬上作聲。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口。

“原來如此。或許,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這便如同一場賭局。既然一開始是有選擇的,他們不過是輸掉了手中籌碼,承擔了一個承擔不起的結果,是貪慾造成了他們自己的死。過度的貪慾也是一種罪。”

李維克理解這個邏輯。

“所以,殺人者便是無罪嗎?”但不接受這樣的說法。

叔本華頷首認可。“當然有罪,卻不是殺人的罪。”又馬上反問道“那在你看來,他是殺人的罪嗎?”

李維克皺了皺眉,他深知殺人罪也不是隻有一種定義。“或許是沒直接殺人,我只知道他害死的都是活生生的人。”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雙向的過程,為他們提供這些藥物自然不是善舉,而甘願接受,已是惡行。當然,如何斷罪,你我說了都不算。關鍵在於,最終,誰來判斷惡。”

“當然是ATOM。”李維克脫口而出,這是全社會預設的判斷。

“那ATOM的判斷又是什麼?”

“ATOM,沒有抓那個人。”他很快就後悔自己為什麼那麼說。

“那既是有罪,那為什麼不抓?”

“沒有證據。”

“所以也不調查?”

“ATOM從來沒有承認過那些人。”

“為什麼不承認?”

李維克沉默著,在想該如何表達。

教堂裡的空氣也安靜了下來。

叔本華沒有催促,一種無形的壓迫感卻讓李維克的額頭出現了汗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