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我回來了

第82章 一個又一個的財富密碼

週三這天正逢中秋,中午學校幾個食堂都提供了十幾個菜品供學生們選擇,222宿舍的幾人商量好了,每人打一葷一素,六個人湊了十二個菜。

叮鈴桄榔的擺了一桌子,就這樣六個不同地方來的人在大學裡過了第一個中秋節。

下午上的是金融課,授課老師姓賀,賀老師看來對我國剛剛起步的證券業很有研究,跟學生們說起了滬海八十年代發行的幾種股票。

比如說飛樂音響、延中實業、真空電子、豫園商場這些後世股民耳熟能詳的經典股票,俗稱老八股。

早在1984年11月,滬海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飛樂音響公司成立,並向社會發行了1萬股每股面值50元人民幣的股票。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1月,滬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發行了6000股每股面值為50元的股票。

可惜發行這兩隻股票時還沒有股票交易場所,股票發行後持股人無法交易。

1986年9月26日,建國後第一個股票交易櫃檯——工商銀行滬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證券業務部正式開張,這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西康路101號。

這個股票營業部是由一個10平米的理髮店改造而成,最初僅有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隻股票。

別看面積不大,只有兩隻股票,但它卻是開啟了華夏證券業的紀元,也是華夏證券市場的發源地,西康路101號也因此被載入了史冊。

賀老師講的是滔滔不絕,學生們聽的是津津有味,只有黃小川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在黃小川心裡,這哪裡是股票啊!這一個個的都是妥妥的財富密碼啊!

九十年代真正是黃金年代,別的不說就那個豫園商場,到1992年的5月竟然漲到了一萬元一股。而當時的證券營業部的電子屏只能顯示四位數,導致當時的豫園商場電子屏顯示異常。

魔都不愧是魔都,八九十年代就有資本在操作這些股票了,所以滬海作為華夏金融中心真的是名不虛傳。

黃小川前世作為一個滬漂,對於股票歷史還是知道一些的,就在今年也就是1990的12月19號,滬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始營業。

地點就設在浦江飯店,飯店裡的孔雀廳改成了交易大廳。

下課後,222宿舍的幾人還在熱烈的討論著股票這種新生事物,其實股票這東西早就存在了,只不過華夏剛剛開始放開。

所以222宿舍的幾人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兩派,以吳鐸為首的反對派跟以丁一為首的贊成派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反對派一方成員是張高磊與郝志都,贊成派的唯一成員是陳哲,而黃小川保持中立。

吳鐸言語表達比較激烈:“股票這東西剛解放那會就有,當初為什麼要取締?那是因為這東西它不適應社會主義的發展。股票的本質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個奸商拿著這東西進行金融詐騙,收割普通百姓的那一點點辛苦錢。”

郝志都也插嘴道:“就是,等以後錢都集中到了極少數人的手裡,那還玩個屁啊!起碼咱們現在知道了,何謂經濟?那就是要讓錢流動起來,可最後錢都到了極少數人手裡,那還怎麼流動。”

丁一極力反駁:“你們這是因噎廢食,發行股票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企業募集到足夠的發展資金,既有利於企業也有利於投資者,這明顯就是一個1+1大於2的好事。而且國家肯定會制定相應的規則來制約,你們擔心這,擔心那的?倒不如好好想想該制定什麼樣的規則來監督管理它。”

吳鐸對丁一的話嗤之以鼻:“丁一同學,你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