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做了個請的手勢:“那就請你解惑。”
吳鐸很鄭重的說了一個詞:“人性!”
“人性的本質是貪婪,我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我們貪不貪婪?小時候家裡人給了我幾顆奶糖,我很開心。但是我會想,要是那一包奶糖都給我,那我會更開心,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
“所以啊!我們要制定規則跟制度來遏制住人性中的貪婪。”丁一承認吳鐸說的有道理,但是他還是不願放棄自己的主張跟想法。
“丁一同學,咱們都看過《資本論》的,那裡面怎麼說的?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願意為其拼命。”
丁一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要知道這個社會在進步,制度只會越來越完善,一切貪慾都可以關進牢籠中。”
吳鐸還想辯駁他,這時黃小川作為中立派及時阻止了這場爭論。
“停停停,你們雙方說的都有道理,但是現在不是流行一句話嘛!那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任何事物我們都要往好的方面去看,畢竟社會在發展,難道因為怕這怕那的就不發展了?我們可以靜觀事態發展,待以後再做評判如何?”
其實雙方討論的根本問題還是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這一問題很快就會有結論的。
黃小川知道,吳鐸的觀點在某些方面是正確的,當然了丁一的觀點也沒錯。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它受控於人性,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
這句話其實可以改一改,應該是“人之初、性本貪”。
想一想,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從小發自本能的一個天性,就是爭奪吃東西的權利,人類還好一些,在成長的過程中透過學習來進行糾正,但是一旦有了合適的機會或者受到了誘惑,人性的貪慾就會失控。
自私自利這東西,原本就是天生的,是無法從根本上泯滅掉它的。
所以在任何事物的發展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無法迴避的,畢竟從古至今聖人屈指可數,而俗人如砂礫一般不計其數。
都是年輕人,爭論歸爭論,不會影響友誼。
晚上幾人還一起去了南邊滬旦的校園裡賞月,畢竟滬旦的校史悠久,可供遊玩的地方比滬財要多。
狗大戶黃小川還提供了熟食啤酒還有飲料,六人坐在人家滬旦的草地上,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
有點文青氣的陳哲還提議大家吟幾首詩,結果被郝志都取笑了。
“我這人不會吟詩,但是喜歡看yin詩。”
幾人笑噴了,吳鐸指著郝志都笑罵道:“你特麼的是真流氓,說話這麼直接。”
陳哲氣得臉漲的通紅,好半天扔下了一句話:“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