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沉沉,剛才還皎潔的月亮此時躲在雲層後,變得暗淡無光。
里長滿面愁容的在院子裡踱步。
他習慣性的往後腰摸去,發現出來的匆忙,菸袋鍋子落在了家裡。
最後里長無奈的嘆了口氣,對四月說道。
“你這丫頭真是給我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你說你搶了糧食偷著自己吃就是了,幹嘛還要分出來?”
“分出來也就罷了,你為什麼要找我?”
“就算找我,你幹嘛要跟我說實話?”
“這不是逼我成為你的同夥嗎?”
說完,里長氣急敗壞的朝牛車踹了一腳。
結果牛車沒踹動,倒把自己的腳硌的生疼。
四月真的給他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如果這事官府查下來,自己這個里長是脫不掉干係的,說不定要被抓去做勞役。
可如果跑去報官,人家四月原本是打算將糧食分給村民的。
到時候自己反倒弄個裡外不是人,沒辦法再往村子裡生活下去了。
見他眉頭皺的都快能夾死蒼蠅了,四月笑容不減的緩步走到他的近前,開口道。
“大叔,你先別急。”
“不妨聽聽我的想法。”
如果是在平時,里長哪裡會聽她一個黃毛丫頭的話。
而現在自己無計可施,說不定她還真有破解之道。
“你說吧,我聽聽。”
四月收斂起笑容,神色嚴肅道。
“大叔,今年夏收的徵收指標是不是下來了?”
高祖開朝之時體恤百姓生活艱辛,並沒有沿用前朝的包稅制度,而是在每年夏收之後派官員調查當年的收成情況,然後按年景和當地的情況制定稅收額度。
而宣和帝即位以來大興土木,生活奢靡,導致國庫空虛。
為了充盈國庫,宣和帝不僅增加了稅收的名目,更是不顧民情,將所有的土地都按良田的標準徵收。
這就導致一些土地貧瘠的地區,累死累活幹一年,最後還要倒欠朝廷不少。
老百姓活不起,乾脆起兵造反,說不定還能殺出一條血路。
柳泉村的土地雖算不上良田,但也算是肥沃。
每年納完糧,村民們勉強還能混給溫飽。
日子好歹能過下去。
可最近幾年,隨著打仗的地方越來越多,朝廷的賦稅也一年比一年重。
前些日子,衙門剛發的文書,說今年的稅糧要比去年多收三成。
這讓里長一下子為了難。
上面的皇命不敢違背,可下面的老百姓如果過不下去鬧事的話,自己也沒好果子吃。
按本朝律法,如有人造反謀逆,里長也是要連坐的。
如此刑法下,導致有些里長手段強硬,對下屬村民管理嚴格。
而有那膽子大的里長,則是直接帶頭造反。
柳泉村的里長劉大叔性格溫和,讓他欺壓村民,他還真做不出來。
當然,帶頭造反的事情他更是不敢。
所以夾在中間的他,愁的吃不下睡不著。
現在被四月突然提起,他更是不住的唉聲嘆氣。
“大叔,朝廷如果再增加稅收,咱們村就真的要餓死人了。”
“與其到時候走投無路造反,還不如把這些糧食分下去,將今年的稅收先糊弄過去再說。”
里長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
“可是如果上面查下來,這搶糧行也是重罪呀!”
四月不在意的笑了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