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傾蕪抬眸看他,清澈的眸子裡映著他真誠的臉龐。她沉默片刻,目光掃過那幾個正偷偷看她的、眼神裡充滿孺慕的孩子,最終,輕輕點了點頭:“承蒙公子信任,輕蕪……願盡綿薄之力。”
宋傾蕪便正式接手了明德書院的籌辦。她雖身體尚未完全復原,不能動用靈力,但那份超然的眼界、縝密的思維和強大的統籌能力,在凡塵俗務中同樣展露無遺。從院舍規劃、課程設定,到師資遴選、生源稽核,乃至孤兒們的衣食住行、心理疏導,她都事無鉅細,安排得井井有條,效率之高令人驚歎。
蘇子澈時常放下政務,來到正在緊張修繕的書院工地,或是臨時授課的院落,遠遠地看著她。
看她站在圖紙前與工匠們冷靜溝通,看她耐心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看她提筆寫下清雋有力的書院規章……她專注事務的側顏,她偶爾流露的溫和笑意,都讓他移不開眼。
兩人因書院事務,相處的時間更多了。
討論院規時,規劃課程時,甚至只是午後在書院新栽的梅樹下小憩飲茶時,一種無需言說的默契在他們之間流淌。
蘇子澈會自然而然地接過她手中的圖紙,指出幾處細節;宋傾蕪也會在他為某個難題蹙眉時,淡淡地提出一針見血的建議。
在這種朝夕相處的溫馨與默契中,他心中的愛意如同春日的藤蔓,無聲無息卻堅定地蔓延生長,填滿了每一個角落。他看向她的眼神,溫柔得能滴出水來。而她,雖依舊清冷,但那份拒人千里的疏離感,在蘇子澈面前,似乎也淡去了許多。
一日,兩人在書房處理完書院的最後一批文書。窗外已是華燈初上,殿內燭火搖曳,氣氛寧靜而溫馨。
蘇子澈放下硃筆,看著對面燈下執卷的素衣女子,心中一片柔軟平和。他忽然開口,語氣是前所未有的放鬆,帶著一絲家常般的隨意,卻蘊含著更深的情意:“阿蕪,今日膳房新做了你上次嘗過的梅花糕,待會兒讓他們送來可好?”他自然地喚出了這個更顯親暱的名字。
宋傾蕪翻動書頁的手指微微一頓,抬起眼簾看向他。燭光在她清澈的眸子裡跳躍,映出他溫柔專注的眉眼。她沒有糾正他的稱呼,只是沉默片刻,輕輕“嗯”了一聲,算是應允。隨即,她放下書卷,目光投向蘇子澈案頭堆積的另一類卷宗——那是關於各地世家隱匿人口、抗拒土地清查的奏報。
“書院之事已步入正軌,接下來,公子的重心,該放在‘刮骨療毒’之上了吧?”她的聲音恢復了慣常的清冷,卻帶著一種並肩作戰的默契。
溫馨的氣氛瞬間被拉回到沉重的現實。蘇子澈臉上的柔和褪去,換上屬於君王的凝重。他拿起一份密報,沉聲道:“阻力比預想的更大,中山情況比較複雜,早年被多國瓜分過領土,有幾股家族力量卻從未動搖過。即便父親當年在位時……”
他停頓了下,想到那些過往不免唏噓。
隨即又接著說下去,“以定遠侯為首的幾個世家,仗著擁立之功和盤根錯節的勢力,不僅陽奉陰違,拒絕釋放私民,更暗中煽動佃戶鬧事,阻撓土地丈量,甚至……有私兵異動的跡象。”他眉宇間染上憂色,“強行推動,恐生內亂。”
宋傾蕪靜靜聽著,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書卷的邊緣。她看著蘇子澈眉間的憂色,看著他為了國家根基而殫精竭慮的模樣,腦海中閃過他為自己擔憂守候的日夜,閃過他談及那些孤兒時眼中的光亮。
“釋民分田,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可成。”她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洞悉全域性的冷靜,“公子需立威與分化並舉。”
蘇子澈眸光微閃:“如何立威與分化。”他下意識地用了更親暱的稱呼,帶著全然的信任。
“定遠侯勢力最盛,也最為頑固,可作為立威之靶。”宋傾蕪眸光微冷,“公子可密令心腹,詳查其不法之事,尤其……是私蓄甲兵、圖謀不軌的證據。一旦坐實,雷霆處置,殺一儆百,震懾宵小。”
“至於其他世家,”她話鋒一轉,“並非鐵板一塊。可擇其中相對開明、或與定遠侯素有齟齬者,先行接觸,許以新法之下保有其體面田產、或子孫入仕、入王室書院等優渥條件,使其率先歸化,瓦解其聯盟。”
她頓了頓,補充道:“同時,嚴明法度,凡主動釋放私民、配合丈量田畝者,既往不咎,並給予一定補償;凡冥頑不靈、煽動鬧事者,無論貴賤,嚴懲不貸。此令需曉諭全國,使民知之,亦使世家知畏。”
蘇子澈眼中露出幾分讚許之色!宋傾蕪的策略,清晰、狠辣、又極具操作性!將政治權謀運用到了極致!她不僅指出了方向,更給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這不僅僅是智慧,更是對他、對中山這片土地傾注的心力!
“好!好一個‘立威’與‘分化’!”蘇子澈唇角含笑,“阿蕪,你真是我的……”他話到嘴邊,硬生生將“福星”、“至寶”之類的詞嚥了回去,化作一聲深沉的感慨,“……良師益友!”
他看著燈下清冷的女子,燭光勾勒著她完美的側顏,那份因她而起的愛戀與此刻因她智慧而生的激賞,如同兩股暖流,在他胸中洶湧激盪,幾乎要衝破理智的堤壩。
宋傾蕪避開他過於灼熱的目光,重新拿起書卷,語氣恢復了平淡:“公子過譽。此乃國之大事,輕蕪不過略盡綿薄。具體人選與證據蒐集,還需公子與心腹大臣仔細斟酌。”她頓了頓,低聲道,“夜深了,公子早些安歇,保重身體。”
她話語中的關切,雖然細微,卻如羽毛般輕輕拂過蘇子澈的心尖。他按捺住翻湧的心緒,溫聲道:“好,你也早些休息。書院那邊,不必太過操勞。”
宋傾蕪微微頷首,起身告退。素白的衣袂拂過光潔的地面,留下淡淡的幽香。
蘇子澈站在原地,望著她消失在殿門外的身影,久久未動。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他眼中複雜而深沉的情愫——愛慕、感激、信任、以及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