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實在是愧對皇兄的厚愛啊!
還望季同知能夠轉告皇兄,本王雖說是無能,此番葬送了十幾萬的宗室,可也並非是貪生怕死之輩。
只要本王還有一口氣在,定然會在這南京城堅守到最後一刻,絕不會讓列祖列宗因我而蒙羞。”
南京的留守府內,面色憔悴不堪,甚至都頭上都有了白頭髮的朱由檢,聽到季道權說要接他回京師後,直接崩潰的大哭起來。
自己犯下了如此的大錯,皇兄不但不責怪自己,還特意安排人過來,帶自己離開南京這座危城,這是多麼深厚的兄弟之情啊!
不過他雖說是心中感動萬分,可還是堅決的表示,自己要與南京城共存亡,絕不願意逃回京師苟且偷生。
自從關於天啟皇帝是冒牌貨的流言蜚語,被那些士紳集團大肆傳播之後,朱由檢其實心裡也曾想過,自己皇兄是不是被人李代桃僵了。
畢竟自己皇兄在大難不死之後,表現的確實是像換了一個人,施展出無數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硬是把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給救活了。
而且當初不在意,可後來仔細的思索過後,也能發現皇兄在大病痊癒之後,確實是有許多不同以往之處,只是當時自己心中只有欣喜,從未想過有那種可能。
不過這些疑慮,在皇兄讓自己率宗室大軍坐鎮江南,掌控了大明帝國這塊最為富饒之地以後徹底消失,朱由檢更是為曾經的懷疑,狠狠的給了自己兩巴掌。
若不是自己的骨肉血親,皇兄怎麼可能會如此做,要知道就算是父子,古往今來也沒有哪個皇帝,會讓太子掌握如此大的實權。
可笑自己居然還在有心人的謠言之下懷疑皇兄,是不是被人冒名頂替了,簡直是太該死了,實在是太對不起皇兄給予自己的信任。
所以哪怕是到了江南之地,那些君子賢達再怎麼明裡暗裡的勸說鼓動,朱由檢也不肯讓自己的皇兄心中有一點點失望。
而如今自己捅了這麼大的簍子,哪怕是事出有因,可也讓朱由檢羞愧萬分,就連給皇兄寫信他都覺得沒臉,又如何願意逃離南京城,讓皇兄因為自己而被後世人嘲諷呢?
“殿下,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只要皇帝陛下的皇家新軍一到,城外的那些流寇再怎麼囂張,也不過是會被秋風掃落葉一般擊潰。
皇室新軍很快就能收復南京,乃至整個江南之地,將所有的流寇挫骨揚灰,為唐王和十幾萬宗室復仇。
若是殿下真要是在南京陷於賊手,定會讓皇帝陛下悲痛萬分,殿下真忍心為了一時的意氣用事,讓皇帝陛下承受喪弟之痛嗎?”
一旁的史可法聽到朱由檢不肯走,頓時是心急如焚,要是這位信王殿下要留在南京,那他豈不是也會跟著陪葬?
“是啊殿下,您也知道,皇帝陛下曾不止一次說過,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只有保住有用之身,殿下您定能夠捲土重來。”
季道權就知道,自己這次的任務不容易完成,畢竟這位信王殿下的性格,他還算是比較瞭解。
作為江南之地錦衣衛的負責人,季道權可是把這位信王殿下,當成了重點監控物件。
好在皇帝陛下沒有錯付,這位信王殿下經受住了種種誘惑,始終不肯做出任何一丁點背叛皇帝陛下的舉動。
也正因為如此,季道權是真心的想讓朱由檢離開南京,不管皇帝陛下心裡面怎麼想的,最少是沒準備要讓這位信王殿下去死。
“本王心意已決,二位不用再勸了,況且皇兄的大軍用不了多久就會趕到,再堅持個十幾天,等到援軍也未嘗沒有可能。”
朱由檢其實也明白,按照眼前的局勢發展,自己大機率是等不到援軍趕來,可他還是決定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萬一南京城內的軍民,在自己的感召之下,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勇氣,把流寇的攻勢給擋下來了呢?
“既然殿下堅持留在南京,卑職也不好再說什麼,不過還望殿下能讓世子和幾位郡主,隨著卑職乘船先行離開。”
看實在是勸說不動,季道權也只能是選擇退而求次,接不走這位信王殿下,那隻能是先把世子和幾位郡主帶回去交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