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亦辰離開選手席向舞臺走去的動作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目光,眾人好奇他這一舉動是為了什麼,爭論說不過了打算上臺動手,打八角籠PK?!
在所有人驚愕地看著他時,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讓一些人抓住了關鍵詞。
他剛才稱呼還未揭下面具的神秘選手為什麼?
沈歌?!
《國潮驚鴻秀》這部作品的定位就是宣傳國風、弘揚傳統文化,因此他請來的選手也與此相關,受眾也多數是愛好古風、傳統文化的這一類人。而最近這段時間在網上很火的網路博主,他們大部分人自然都聽說過。
他唱的《探窗》、《探清水河》、《琵琶行》、《梨花頌》,這些歌曲圈內人大部分都聽過,對“沈歌”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
甚至當時還有不少人好奇為什麼這檔節目不請沈歌來,他當時一曲《探窗》成為戲腔古風圈裡異軍突起的網路紅人歌手,也十分符合《國潮驚鴻秀》這檔節目的定位。
有人分析《探窗》火是火,但沈歌只是一個網路博主,成名時間也太短太短了,跟其他混跡古風圈多年,擁有幾百萬粉絲的博主是比不了的。簡單來說就是節目不請他也很正常,因為咖位還不夠。
不過在《萬疆》這首歌橫空出世後,也有不少人將《探窗》和《萬疆》這兩首歌放在一起比較,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是,《萬疆》更好一點!
雖然《探窗》同樣是一首優秀的作品,可在內容題材上,遠不如描寫祖國山河的《萬疆》來的壯觀,氣勢恢宏。再加上唱《萬疆》的歌手是國家隊的,即便大家不知道他到底是誰,但身份擺在這裡,沈歌一個網紅終究還是差了一籌。
更何況,連《探窗》的原唱沈歌本人,在一次直播的時候都親口承認了自己的《探窗》不如《萬疆》......
此刻眾人回過神來。
“梅亦辰,他剛剛稱呼神秘選手什麼?沈歌?”
“是我想的那個沈歌嗎?”
“不是說他是國家隊的嗎,沈歌就只是一個網路博主而已,這兩個身份完全不搭邊吧。”
“但是仔細想想,沈歌和神秘選手兩人從來沒有同時出現過,沈歌也從來沒有否認他參加《國潮驚鴻秀》的事情,是他的可能性很大。其實說起來,我本來就打算過會兒投票的時候輸沈歌名字的。”
“梅亦辰是節目選手,他這麼叫對方,不就已經是實錘了嗎,這人就是沈歌。”
梅亦辰簡簡單單一句話,讓節目現場和直播間都炸開了鍋。
【我早就猜到他是沈歌了,最近這段時間那麼火的戲腔歌手除了沈歌還有誰?之前不也投票猜了好幾次,什麼人都猜了,就是不對。只能說我們所有人都低估了他的實力。】
【還不是被胡彥斌給誤導了,如果不是他那句“國家隊”,我覺得猜起來會簡單很多!】
【如果他真的是沈歌的話,那這一切就都能解釋了。兩人最開始就不對付,沈歌一首《探窗》火了,梅亦辰覺得他搶了自己的流量,在直播的時候引導粉絲網暴沈歌。再到後面兩人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我估計楠開教授抨擊《探清水河》是窯調這件事,就是梅亦辰在背後做局。】
......
在眾人紛紛討論之際,後臺導演組的工作人員也愣了,原本按照正常的節目流程,是在沈歌表演結束後,由臺上何老師引導觀眾,先勾起他們的好奇心,最後在萬眾期待中,沈歌揭下面具,顯露真實身份。
但現在,梅亦辰一句話爆出了沈歌的身份,這讓節目接下來的流程該怎麼走?
與此同時,梅亦辰也大踏步來到了臺上。
沈歌沒有絲毫慌亂,有大武生功底在,梅亦辰這根瘦竹竿還能奈何得了他?
倒是一側的何老師見狀,趕忙上前一步,站在兩人中間,打圓場道:“兩位先冷靜,彼此之間有不同的意見這很正常。不過現在是總決賽的直播現場,咱們的節目流程還得繼續向下進行,觀眾也期待評委對這場表演的點評,一切以向觀眾呈現最好的節目為主,可不能因小失大......”
聽到他這句話,梅亦辰冷靜了幾分,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反倒是直播間的網友坐不住了。
【何老師,我勸你耗子尾汁,不要多管閒事。】
【何老師,我們想看的就是這個,什麼節目不節目的,都不重要。】
【那些亂七八糟的節目我早就看膩了,最好現在兩人在臺上打起來。】
直播間的觀眾都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紛紛發彈幕拱火。
臺上的何老師見情況有所緩和,急忙關閉麥克風,低聲對梅亦辰說道:“今天是最後一期總決賽,過會兒還要給選手頒獎,耽誤了接下來的流程可就不好了。”
梅亦辰反應過來,自己可是這檔節目的總冠軍,如果現在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還開著直播的情況下,自己在臺上跟對方爭論不休,豈不是影響自己領獎,算賬什麼時候都能算,現在自己加冕為王最重要。
“血口噴人,不可理喻!”
梅亦辰對沈歌冷哼一聲,轉身下了臺。
何靈鬆了口氣,總算是把局面穩下來了。
而臺上的沈歌戴著面具,讓人看不出他的表情。
【不是哥們,就這?我還想著兩人能打起來呢。】
【梅亦辰這是慫了麼?】
【什麼慫了,樓上小黑子滾出直播間,這是我家辰辰大度,以大局為重,大人有大量,不跟他一般見識,這才放他一馬。】
......
舞臺上何靈開口笑道,彷彿剛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好,節目現場的觀眾和直播間裡的朋友們,剛才現場兩位選手之間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但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大家對傳統文化表達的多樣思考。不過現在事情都過去了,接下來還是讓我們聚焦於《赤伶》這首作品的本身,請幾位老師點評一下這首歌......”
【這個人到底是不是沈歌啊,急死我了!】
【直接說了唄。】
【何老師現在也很無奈,碰上一幫不省心的傢伙。】
【不想關注這些爭來爭去的破事,不過《赤伶》這首歌是真的好,希望評委老師能認真解讀一下。】
......
主持人何靈說完後,評委席上的酈玻率先接過了話頭,“在其他幾位評委老師點評之前,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還是由我先來講一下與這首歌相關的一些內容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赤伶》這首歌裡有幾句唸白,‘濃情悔認真,回頭皆幻境,對面是何人。’這幾句唸白並非詞作原創,而是引用的崑曲《桃花扇》中的唸白。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寫的劇本,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並稱華國四大古典名劇之一。”
說到這,酈玻頓了頓,問道:“那這裡為什麼要引用《桃花扇》的唸白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