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非遺的我,怎麼成了老藝術家

第293章 惹人恥笑

梅亦辰本人拜陳書蝶為師實際上也只是公司為了他在戲曲界有個名分而已,雖說對他也有指點,但每一個演員基本上都是從小就開始學的,半路出家的也有,卻極其考驗天賦。梅亦辰他顯然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

所以他在拜陳書蝶為師的這段時間裡,能學會科學發聲方法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又怎能指望他對梨園行的知識和規矩瞭解那麼多。

像哪一本那一場哪一折哪一段,這些他肯定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穆桂英掛帥》這出戏由“報警”、“鄉居”、“進京”、“比武”、“接印”、“述舊”、“點將”、“發兵”這八場構成,他又怎麼會知道自己唱的“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這一段出自哪一場。

自然對臺下觀眾的倒彩聲就更一無所知了。

臺上的梅亦辰自我感覺良好,此刻聽到臺下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很是受用。水袖一甩,擺了個身段,緊接著向臺下觀眾微微屈腿,行了個萬福禮。

這番動作看得臺下觀眾又是一陣呆滯,這......

未免也太雷人了。

你行萬福就行萬福唄,好歹把動作做對了吧,這扭扭捏捏的姿態,像個什麼樣子。

“這次比賽唱得不好的見多了,這看起來啥都不懂的也來參賽,倒是第一次見。”

有人小聲議論道。

“但你別說,他的扮相是對的。”

“大大方方地鞠個躬下臺就是了,非要搞這些花裡胡哨地東西。”

“好!”

倒彩聲不斷,梅亦辰更加得意了。

因為這場是預賽,且參賽人多,所以這場比賽從開始進行到現在,臺下坐著的評委只負責打分,很少會對選手做出評價,不然就太耽誤時間了,選手眾多,不加緊流程的話,會影響到國戲杯大賽規定的進度。

除非是選手表現太好,臺下評委有心點評,就像剛才登臺唱《定軍山》的那個小朋友鄒涵宇一樣。其他大部分選手則都是表演結束後,評委就立刻示意對方可以下臺了。

表現如果沒有亮眼之處,無非就是預賽過與不過而已。

這時,評委席中一個年紀稍大的評委拿起話筒,手指在桌子上重重敲了兩下,“這位選手.......”

見此情景,梅亦辰眼睛一亮,心中一喜。

能得到評委點評待遇的人,場上可沒幾個。

此刻他定了定神,身體站直,一副謙虛等待評價的樣子。

“這位選手,你可知《穆桂英掛帥》這出戏的劇情結構。”

評委開口問道。

這個問題一出,全場絕大多數人心中立刻有了答案,這也太簡單了,或者說這根本就是常識吧。就算對京劇瞭解不深的人,應該也能三兩句話把《穆桂英掛帥》的劇情給介紹一遍。

聽到評委的提問,梅亦辰一愣,不應該是對自己表演的評價嗎?怎麼突然考他這種常識性的問題。既然他唱了這段戲,那肯定是瞭解過的,小兒科。

想到這裡,他微微昂首,手中掐著蘭花指,“評委老師,這一曲《穆桂英掛帥》講的是楊宗保為了尋找降龍木,在穆柯寨參加比武招親。最終用回馬槍擊敗了穆桂英,與穆桂英喜結連理。然後穆桂英嫁過去後,有反賊來犯,於是穆桂英決定掛帥上陣,親自殺敵。

我這一段唱的就是穆桂英馬上掛帥,巾幗不讓鬚眉的感覺。”

聽完他的回答,臺下觀眾更懵了。

“話說,《穆桂英掛帥》有比武招親這一段嗎?”

“難道是......大家都沒聽過的秘本?”

“校場比武倒是有,比武招親肯定沒有。”

“他這是說了個前情提要吧,穆桂英和楊宗保在一起的故事。”

“他是不是看了部《穆桂英掛帥》電視劇就來參賽了。”

臺下傳來壓抑的笑聲,評委席上問他的這個評委在聽到他的回答後,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繼續問道:“那你剛才唱的‘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這一段屬於西皮流水還是二黃慢板?”

什麼西皮又流水,二黃、慢板、快板的......

梅亦辰又是一怔,京劇的規矩實在繁瑣,遠不如他創新改良的戲腔歌曲那般簡單,受人喜愛。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一概不懂。

“這......”

梅亦辰的水袖在空氣中劃了個圈,捏著蘭花指扶在額頭處,一副沉思的樣子,“應該是......西皮流水?不對,可能是二黃?”

他忽然想起師父曾提過“慢板”這個詞,忙不迭道:“對,是二黃慢板!”

這個回答一出,臺下頓時響起一陣低沉的嘆氣聲。

還真如他們所想,這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白。

如果是其他的板你認不出來也就算了,但這是你剛才自己唱的還能認不出來?尤其還是節奏明快的流水板!

這時,另外一名評委又開口說道:“你看,這裡的“破天門壯志凌雲”應該用噴口強調“破”字,穆桂英破天門陣大敗蕭天佐,而你唱成了......”

說著,他模仿梅亦辰的尖細嗓音,“破——”

“說句不好聽的,像只被扼住咽喉的鴨子。”

這位評委言辭犀利地評價道。

“哈哈哈,笑死我了!這也太形象了。”

“這不就是我剛模仿京劇時的發聲方法嗎?!”

“這就是傳說中的公鴨嗓......”

臺下眾人紛紛竊竊私語。

這還是國戲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樂子場面,當然主要也是眾人完全沒想到會有人以一個純小白的身份出現在舞臺上。

梅亦辰的臉色漲得通紅,他何曾受到過這樣全場觀眾對他的嘲諷,平日裡無論是去演出還是上節目,身為頂流別人對他都是畢恭畢敬的,這還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害,你說這是何必呢。”

白靈溪微微搖頭,臉上掛著一絲笑容,她知道這人是沈歌的死對頭,此刻見對方在臺上出醜,不免有些幸災樂禍。

“他在娛樂圈裡人人都捧著他,但換了個地方可沒人慣著他了,”白靈溪自言自語道,“《國潮驚鴻秀》這個節目換了導演烏爾山後,全是劇本,肉眼可見的力捧這個梅亦辰。但這裡不是娛樂圈,是梨園行,評委席上的這些老藝術家都不認識他,見他這麼糟蹋京劇,肯定是狠狠地批評!”

見眾人群嘲自己,梅亦辰張口據理力爭道:“各位評委,你們這是在質疑我師父的教學水平嗎?”

“哦?”

“你師父是誰?”

此話一出,臺下幾名評委還真來了興致。

這小子唱得爛成這樣,還能有師父?

他們倒是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師父才能教出這樣的徒弟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