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非遺的我,怎麼成了老藝術家

第24章 蘇州刺繡

三年琴,五年蕭,一把二胡拉斷腰。

千年琵笆萬年箏,嗩吶一響全劇終。

看著手裡的這把二胡,沈歌一時間有些發怔,不是因為他對其不瞭解,而是因為他會拉,只是有段時間沒拉過了,愣住也是因為看到這把二胡後,忽然勾起了心中的一些回憶。

好久不見:“這是什麼?像一件樂器......”

煙花易冷:“這是小提琴吧。”

愛吃綠豆糕:“你家小提琴長這樣?”

煙花易冷:“那可能是小提琴的一種呢!”

愛吃綠豆糕:“無語。”

看到我請立刻叫我去學習:“這是二胡!”

發覺公屏上吵起來的彈幕,沈歌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人連二胡都不認識,作為華國的傳統樂器,甚至被其認成小提琴的一種,看來弘揚傳統文化的計劃任重而道遠。

“給不瞭解的網友介紹一下,這件樂器名叫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

沈歌將二胡扶正拿好,隨後又從快遞盒子裡拿出了一張紙,是網友寫給他的信。

“這把二胡是我爺爺的收藏,以前經常見他閒著沒事就拿出來拉一下,被他視若珍寶。不過年前的時候他老人家離開了,這把二胡就塵封了起來。”

“博主我看到你在互換非遺,就把這件樂器寄給了你,一來是想透過您的影響力來宣傳一下我爺爺此生的愛好,讓更多人瞭解;第二個原因也是不忍讓其就此蒙塵,希望它能在您的手裡煥發新的生機......”

“另外您也不必給我寄非遺,只要您能妥善保管這把二胡就行了。”

沈歌將這封信讀完,一時間有些沉默。

這把二胡的樣子十分精緻,單從做工來看,就知道不是普通樂器店賣的那種,外表顏色鮮亮,沒有一點破損的痕跡,只是弦看起來用得有些久了,不用想就知道這位網友的爺爺肯定是一直小心翼翼地儲存的。

往事隨風:“主播你好,這把二胡是我寄的。剛剛看到您在開箱的時候,就有網友問這是什麼樂器,也有說是小提琴的,我想這正是我把它寄給您的原因,與其讓它藏在櫃子裡,還不如讓更多的人瞭解它。”

往事隨風:“我是爺爺從小帶大的,小時候他拉二胡的時候,我就蹲在他旁邊。那時候什麼也不懂,只覺得這二胡聲嘶啞悲傷,我還說像村裡死了人發喪時的音調。”

“聽到我這句話爺爺就只是笑笑,默默說了句‘一把二胡拉一生’,現在想想,這二胡不就像我倆的一生,我和爺爺就是那兩根弦,相依為命,只是我生命裡的那根弦如今已經斷了,再也發不出聲音了......”

這位網友在直播間連續發了兩大段話,哪怕網友發彈幕的速度很快,也很難不注意到,此刻看完後,眾人才明白,原本這件樂器,並不是普通的一件非遺,而是對這位網友有特殊的意義。

沈歌微微點頭,按理說這位網友與爺爺相依為命,爺爺離世了,這是他的一件寄託,可是對方竟願意寄給自己,藉以宣傳爺爺生前的愛好,足以看出其性情和品質。

“謝謝。”

沈歌由衷地感謝道。

梅油酥汁:“兄弟,加油。”

睡眠藝術家:“加油。”

小飛棍奶嘍:“眼裡進沙子了。”

海棠聽風:“忽然想到了我們剛學過的《陳情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