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非遺的我,怎麼成了老藝術家

第32章 南麒北馬

本來今天出門只是打算賺個兩百來塊錢就收工回家,卻沒想到最後竟賺了一千五百多。

他那些零零散散的小物件進貨價最多也就一百塊錢左右,按正常銷售價格大約四百,那女主播出手闊綽,直接掃給了他五百塊錢。

在後面大家都往他的二胡包裡捐錢的時候,女主播又換了五百塊錢現金丟給了他,今天賺的大部分錢都是這位女菩薩貢獻的,路人則基本上都是十塊、二十的零錢。

“今天發生的事情真的是出人意料。”

沈歌苦笑一聲。

原本只是想好好的擺個攤,最後卻變成了街頭賣藝,沒想到這麼久沒拉二胡了,重新拾起來是在這樣一種場景下,而且上來拉的就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老瞎子啊老瞎子,當年你搶了我一塊餅,又從我兜裡掏了一塊錢當學費,沒想到今天倒是派上了用場。”

沈歌喃喃自語。

後來他和老爺子離開蘇江省後,就沒了對方的訊息,本就是行走江湖的過客,萍水相逢,相識於微末,相忘於江湖。

他可能幹著撿破爛的生活,也可能憑藉著唯一會的那一首絕活混個編制吃也說不定,不過這個機率比較小,在鄉村裡教了一輩子書的老師都能因為沒有教師資格證而被解聘,他一個只會拉一首《二泉映月》的老瞎子又怎麼可能會被收編進人民藝術家的行列。

更大的可能是他已經死了。

開啟【國風百藝系統】,在技藝一欄中“二胡”這一項本來就有,只不過之前是灰色的,現在變得明亮了,應該是他將其重新拾起的緣故。而二胡的境界在被點亮後,又因為他的感悟直接提升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

現在他身上的技藝,有兩項都是【登堂入室】,除了二胡和國畫之外,還有“京劇”這一項技藝,不過它要劃分得更細,生、旦皆有。

這時,沈歌看到了旁邊的一項名稱。

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那個嚴肅的老頭形象。

在京劇界裡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南麒北馬關外唐。

“南麒”是指南方的麒派,麒麟童周信芳;“北馬”是指北方的馬派,四大鬚生之首的馬連良,而“關外唐”則是指東北地方的唐派,唐韻笙。

位列四大鬚生之首馬連良大師的馬派自是不用多說,清俊瀟灑的唱腔使得演出《空城計》的馬連良大師有“活諸葛”之稱;而南方的麒派,有其獨特的京劇表演風格。尤其是近來如日中天的相文社班主郭德剛喜歡京劇唱麒派的緣故,使得麒派被更多的年輕人所熟知。

但是與“南麒”和“北馬”相比,跟它們兩派並肩的“關外唐”則就要落魄很多了,以至於別說圈外了,就算是戲曲界的人士,年輕一輩的怕是都有人沒聽說過。

當然能與麒派和馬派列在一起,偏居關外一隅之地的“唐派”自然有他的厲害之處,唐韻笙大師文武兼精昆亂不擋,戲路寬且全面。雖本工老生行當,但是同樣能武生、紅生、大嗓小生、銅錘、架子花、老旦、彩旦乃至旦行……

正因如此也造就了集編、導、演、教於一身的這樣一位全能藝術家!

如四大名旦,梅尚程荀:梅派多是雍容華貴、端莊大氣的公主、娘娘;而尚派多為武藝高強的俠女;程派大都是身世悲慘的苦命女子;荀派則是嬌俏可愛的少女居多。

唐韻笙大師所創作的唐派代表作品多為歷史正劇,人物形象都是忠肝義膽的愛國將領,如關羽、韓信......

念及此,躺在床上的沈歌倏然嘆了口氣。

如今傳統文化沒落式微,戲曲一行本就艱難,“南麒北馬關外唐”,和麒派、馬派相比,唐派本來了解的人就少,往上幾輩都是獨苗。如果說戲曲界是傳統文化沒落的一個縮影,那唐派就是縮影中的縮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