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會長自然知道許鶴青的大名,不過對其徒弟卻不甚瞭解,實際上如果不是王教授幾人時常聯絡他,他也對什麼王宗耀、李鶴鳴這種人完全不感興趣。和他接觸的向來都是音樂圈或者娛樂圈有頭有臉的人物,這種無名無姓的小輩他才懶得搭理。
不過收了好處還是要表示出應有的態度,此刻聽到許鶴青的學生也參加了這次比賽,饒是他也提起了些許的興趣。老太婆性格不一般,當年在圈子裡也是鬧出了不小動靜,被她送進去吃飯的那幾人出來也有好些年了,從此沒再有任何訊息。
沒想到她教出來的學生也要參加這次比賽,那倒是有些趣味。
祝會長臉上似笑非笑,現在的他不擔心許鶴青再搞出什麼事情來了。自從上了年紀之後,最近這些年來她沉寂了許多,聽說是一直在研究論文和寫書......
想到這裡,他輕笑一聲。
看來哪怕是向來清高的許教授也不能免俗,年齡大了之後都會考慮著書立傳的問題,人生在世幾十年,說到底不就是為了名利二字。許教授都尚且如此,更何況在場的他們這些人。
祝會長心中盤算著,自己什麼時候也請人來作一本書,以傳後世。
“既然是許鶴青的學生,那我估計你們之間有的競爭了,”祝會長感嘆道,“雖然這老婆子人不怎麼樣,但不得不承認她的實力。想必教出來的學生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嗯,小提琴......這次比賽似乎有些看頭了。”
王宗耀說道:“祝叔叔,她的那個學生許棠音,學的不是小提琴。”
“不是小提琴?”
聞言祝會長一愣。
許鶴青的小提琴他可不會記錯,當年年輕一輩的翹楚,全國青年比賽的第五名。至於在座的他們幾人,那時可是連名次都沒有,純純陪跑的。
“不是。”
李鶴鳴也插了一句,“她學的是古琴。”
“古琴?”
“民樂?”
不止是祝會長,桌上其他人也都投來詫異的目光。他們熟知許鶴青大名,卻對她還有個學生的事情瞭解甚少,平時根本沒怎麼關注過。此刻聽到她的學生學的竟是古琴,一時間俱都是神色一怔,顯然不曾想到以小提琴聞名的她,學生學的卻是民樂。
見周圍的人都看了過來,王教授哈哈一笑,對眾人說道:“的確是這樣,她學生許棠音學的是民樂古琴。剛開始聽說這件事的時候我也很納悶,不知道她在搞些什麼名堂。不過後面也就隨她去了,這老太婆向來行事怪異,有什麼小動作都不奇怪。”
“你們音樂學院民樂系還招的到學生嗎?”
有人問了一句。
“招還是招得到的,就是人一年比一年少了。除去那些成績差的混日子的,真正認真學的,就更少了。”
王教授說道。
“今天不提到這件事,我還以為民樂系早沒了呢。”
“不過也差不多了。”
“現在誰還聽那種老古董呢,西洋樂才是主流。學不會擁抱現代化,逐漸消失是大勢所趨,不可抗力。”
“說的也是,現在西洋樂發展得越來越好就證明了,我們如今的方向是對的。”
提到這個話題,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祝會長目光玩味地說道:“讓自己的學生學民樂,我還真有些猜不透她的想法。不過你們說得都很對,西洋樂興起是大勢所趨,民樂沒落也是註定的路,我想不通她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寫這方面的論文,還是得了風聲,國家對民樂這方面將有補助?”
他看向在座的人。
眾人紛紛搖頭。
“沒得到這方面的訊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