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現在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國家也看得出來,所以自然不會有相關政策。”
王教授說道:“學校倒是有補助,不過就仨瓜倆棗的,平時用於那些樂器的維護而已......”
“那就不知道她的打算了,難道她真的以為憑一己之力能把民樂從音樂學院裡扶持起來?”祝會長輕笑一聲,“天方夜譚。”
“是啊,這無異於痴人說夢。”
“民樂系怎麼跟西洋樂比,拿頭打?”
“剛聽這兩個小傢伙說許鶴青的學生也要參賽的時候,我還替你們倆擔心了一下。不過既然對方學的是民樂,那就沒什麼好憂心的了。”
“有好路子不走,非要走爛路,典型的沒苦硬吃。”
“說不定是許鶴青忽悠人家小姑娘學古琴呢。”
得知許鶴青的學生許棠音學的是民樂後,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言語間完全沒把民樂系放在眼裡。
而王宗耀和李鶴鳴兩人,聽到他們這樣說,再加上又有自家長輩聯絡祝會長引薦擔保,此刻一顆懸著的心也是終於放了下來。
祝會長站起身來,舉著酒杯,“諸位,我說幾句關起門的話。這次五年一度的音樂大賽,我已經跟文聯裡的人溝透過了,今天他雖然沒到場,但也傳來了話,大賽的重要性不說你們也知道,關係到後面一系列的補助撥款......總之就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這件事兒辦得漂漂亮亮的。”
咣、咣、咣。
一陣酒杯碰撞聲。
燈紅酒綠,觥籌交錯。
......
“老師,你交代我的都辦好了,校長說那些書他們已經收到,學校裡的食堂也在建了。哦對了,還有這是孩子們寫來的信。”
許棠音說著從包裡拿出一沓信件。
“行,你放這兒吧。”
許鶴青仍在埋頭寫作。
許棠音提醒道:“老師,你也不能整天忙工作的事情,還是要注意身體。”
聞言許鶴青抬起頭來,卻沒有回答她這句話,而是問道:“你和沈歌接觸了嗎?”
許棠音點點頭,“今天下午的時候還合作一起拉了一遍《梁祝》。”
許鶴青對自家學生了解,她笑著問道:“你覺得他怎麼樣?”
“很強!”
許棠音十分認真地說道。
“你要多向他學習。”
許鶴青欣慰地點點頭。
“我會的。”
許棠音答應。
說完,她又補充了一句,“不過他還說他對古琴也感興趣,讓我教教他,然後我就簡單地給他講了一下入門的內容,讓他先練著《秋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