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窗欞照在師父略顯花白的頭髮上,趙瑞剛忽然想起他總說的那句話:
“搞工業是栽樹,不是摘果子。”
“可是師父……”趙瑞剛還想再說,卻被鄭懷城打斷。
老工程師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去。年輕人得多露露臉,才能讓人知道瓦窯大隊有能幹事的人。”
他聲音雖低,眼裡卻滿是暖意,“等你在工業圈裡站穩腳跟,往後咱們試驗新配方、調裝置,腰桿子才能更硬氣。”
趙瑞剛心裡一熱,師父哪兒是真忙,分明是想全力託舉自己。
“師父,您的功勞我一定跟呂局長說清楚。”趙瑞剛道,“這資料裡,可有您多年的經驗打底,還有您在廢墟里好幾年的辛勞。”
鄭懷城頭也沒抬,鉛筆在紙上繼續畫著清晰的線條:“說那些幹啥。你把報告寫細點,把氧化鋯的固溶體原理講清楚,比啥都強。”
趙瑞剛笑了笑,沒再說話。
雖然自己也對名利十分看淡,但一想到同呂振邦的約定,這個彙報還是由自己去陳述更為恰當。
師父縱然不爭不搶,但該屬於師父的榮譽,他也一定要為師父爭取到,絕不會像上一世一般,讓師父的功績明珠蒙塵。
中午的陽光把辦公室曬得發燙,趙瑞剛伏在桌上奮筆疾書。
稿紙上,他不僅寫了試驗資料,還特意加了個附頁,詳細記錄鄭懷城提出的不同配比的試驗建議。
一中午的功夫,說明材料終於寫就。
趙瑞剛把幾頁說明和鋼廠的報告仔細摺好,塞進帆布包最裡層,就急匆匆地往鎮上趕。
破舊的綠皮客車在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在下午三點多終於到達了市工業局大門口。
趙瑞剛剛報上姓名,傳達室的門衛就認出了他,趕緊拿起桌上的搖把電話:
“周秘書,瓦窯大隊的趙瑞剛同志來了!”
電話那頭不知說了些什麼,門衛掛了電話,笑著道:“趙同志請稍等,周秘書馬上下來接你。”
不消多時,果然就見穿著白襯衫的周遠從樓裡屁顛屁顛地跑過來。
老遠就揚著手打招呼:“瑞剛同志!可算把你盼來了!”
跑到近前時,周遠的額頭上已經沁出了汗珠,也顧不上擦,一把接過趙瑞剛的帆布包,“我聽門衛師傅說你來了,趕緊出來接你,一刻都沒敢耽誤!”
他一邊引著趙瑞剛往樓裡走,一邊絮絮叨叨:“呂局長今早還唸叨呢,說你這兩天該有訊息了。”
說著,他湊近趙瑞剛,壓低聲音道:“上次你走後,果真有人打聽你和局長聊了些啥,我都按你說的‘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的話說的。”
趙瑞剛笑了笑:“難為你記著這些,這份情我領了。”
“哎哎,應該的!”周遠笑著引他上樓,“局長正在開全域性幹部會呢,研究三季度的工業指標,本來都說好了誰也不能打斷。但他特意囑咐過我,哪怕是工業部的領導開會,只要是你到了,立馬就得通報。”
周遠推開呂局長辦公室的門,又給趙瑞剛倒了杯涼白開:“你先歇著,我這就去叫局長。”
說著轉身就出去了。
趙瑞剛剛在藤椅上坐下,就聽見走廊裡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逐漸走遠。
周遠幾乎是小跑著往會議室去,只在門上敲了敲,就徑直推開門:“呂局長,趙同志到了!”
會議室裡的討論聲戛然而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