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原本,自然是沒有試點這個說法的。
但李承乾掌權之後,在推行各項改革的時候,往往都會先挑出一塊地方試點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所以。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理解魏叔玉是什麼意思。
“是啊,陛下。”
“兵制改革並非是小事,所要考慮的方面,可謂是千頭萬緒,保險起見,不如試點一年,以觀後效吧?!”
“臣附議!”
“臣等皆附議!”
一眾官員出列行禮,都是贊同魏叔玉的說法。
但李承乾卻是在心中苦笑一聲。
空窗期的時間充其量也就是三年左右,如果試點一年的話,就只剩下兩年時間進行改革了。
兩年時間,屬實不太夠……
說到底還是有外部威脅在,否則的話,哪裡需要如此斤斤計較?!
“魏大人此話差矣!”
“兵制改革,豈能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相提並論?!”
李厥轉投看著魏叔玉,一邊搖頭,一邊繼續反駁道:
“府兵制度是一個整體。”
“你牽一髮就是動全身,試點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只能一步步的改革,一步步的試錯,一步步的總結經驗才行。”
“相比於盲目試點,這種初步推行的策略,才是最好的!”
李厥說完後。
大殿上也有不少人出列支援他。
其實這個道理,很多人心中都很明白,兵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是不一樣的,試點的話不僅耽誤時間,恐怕還會引起不必要的動亂。
相比之下,不如漸進改革!
魏叔玉被反駁了幾輪,也已經不想再繼續糾纏了,於是拱了拱手,就退後一步,不再說話。
而沒人阻攔之後。
李厥也終於可以把自己這段時間以來,跟幕僚和屬官們商量出來改革策略講出來了!
“兒臣以為,兵制改革首先最重要的,無外乎一個錢字!”
“府兵們也是人,也有家眷要養活。”
“所以只要錢財方面順應大勢,改革成功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一切都將會順理成章的完成!”
錢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只要將士們兜裡邊的錢財比以前多了,那麼朝廷想怎麼改,就怎麼改,誰會閒的蛋疼?嫌自己錢多?!
李承乾深以為然。
當年。
他就是靠著這個法子,收攏了大量的人心,從而一步步走到今日的。
當將士們午夜醒來之際。
摸到自己枕頭邊放在布袋子裡邊的銅錢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會感嘆陛下有德,應當竭盡全力報答!
“說的有道理。”
“二郎,展開說說,具體該如何?!”
“是。”
李厥行了一禮,隨後繼續侃侃而談。
“如果要對將士們的收入進行改革的話,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把將士們的各項收入,給固定下來!”
“比如勳階的收入,比如日常賞賜地收入等。”
“把這些錢統籌一下,然後以月,或者是季度為一期,發到將士們的手上。”
“這筆錢,稱之為“軍餉”!”
有無軍餉。
是衡量一個兵制制度到底是不是募兵制的重要標準!
其實。
大唐現在,也是有募兵制地雛形的。
但這種募兵制和所謂真正的募兵制有很大的差別,最主要的就是沒有軍銜,招募計程車卒也是臨時的。
這些人需要自備武器,為大唐朝廷衝鋒陷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