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長您來了。”
迎接他的是個年輕的漢子和一箇中年白人,年輕的是錢不多的徒弟曾亮,中年白人是比利時人切尼.布魯諾。
曾亮在邦戛港就已經跟隨錢不多許多年了,這次提拔,林總長特地問過了錢不多的意見。
得到錢不多首肯林總長簡拔,曾亮才得以上任鐵器科的科長,是以他見到林百祥十分恭敬。
至於比利時人則是從白人契約工中選出來的。
鍊鋼林百祥沒搞過,錢不多這個老鐵匠的經驗,在高爐鍊鋼上毫無用處。
隨即他想起自己手底下有那麼多白人,應該從白人中發掘一下。
萬一找到一個有經驗的那就是大賺了。
林百祥就讓曾亮騎馬去主營地和石灰石礦那邊詢問了一圈,
功夫不費有心人,還真找到一個懂得鍊鋼的白人,切尼.布魯諾在當水手之前曾在鋼廠工作過。
林百祥大喜,詳細問了比利時人的狀況,得知他正跟著農業局在種地。
雖然還沒有驗證比利時人的能耐,不過可以先把他從農業局那邊調過來了,加入鐵器科。
於是比利時人加入並主導了建造高爐的全過程,曾亮和錢不多輔助他。
透過與比利時人的交流,林百祥得知木炭不能用在高爐鍊鐵中,因為焦炭在高爐鍊鐵中既要充當還原劑又要充當高溫煤氣的提供者。
木炭雖然和焦炭差不多,但是木炭的熱值低於焦炭。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林百祥也知道在物理性質上,兩者卻存在明顯差異。
焦炭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有利於還原反應的進行;而木炭則較為疏鬆,密度較低。
此外,焦炭的碳含量較高,雜質含量較少,這使得其在鍊鐵過程中具有更高的還原能力和穩定性。
林百祥有些頭疼,不過他也沒有太過為難,他從邦戛過來時,船上單獨帶了2000斤煤炭。
之前一直沒用過,就是為了應急用的。
……
林百祥對兩個手下點頭示意,錢不多很快也迎了過來。
“總長,這高爐建起來挺氣派,就是不知道成效咋樣。”
趙一聞言,覺得這錢師傅太不相信人了,二少爺還能有錯?
“外國人都行,咱們會不行?”
被趙一反問,錢不多很快反應過來了,他只是不相信比利時人,可不是質疑林總長。
不過這時候解釋反而更得罪人,他訕笑一聲,“哎,是我老糊塗了,總長您不要介意。”
林百祥擺擺手,“沒事,焦炭準備好了嗎?”
曾亮趕緊回答,“已經準備好了,咱們從邦戛帶來的兩千斤煤都燒成了焦炭。
製作方法和土法木炭差不多,基本大同小異。”
林百祥嗯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煤炭採用土法制焦炭,損失率會高一些,大概在50%,若是採用建乾餾窯的方法,損耗率會減少到30%。
如今只是剛開始,多損失一些煤也能接受。
只要高爐法試製成功,後續會從西澳那邊採煤運送過來,製作成焦炭,或者直接運成品焦炭過來也可以。
“什麼時候能夠開始煉第一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