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63章 印書坊

是以眾多子公司都不敢同大港公司抗衡,原時空的1837年大港公司勢力達到鼎盛。

曾一度代表和順總公司對其他子公司發號施令,更是奪過了和順總公司的鑄幣權,自行發行錫錢。

……

打撈鹿城內就一條大十字街,長度在4裡多,街道兩邊都是臨街商鋪。

走了一通發現這長街上的印書坊不多,而且都很冷清。

林百祥三人選了一家掛著“潘氏書坊”布幌的印書坊進去了。

這座印書坊應該是前店後廠的佈局,店鋪內沒擺多少書,書架上也只有《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蒙學啟蒙書。

另外還有不少小說,四大名著之類的,林百祥甚至還看到了《鏡花緣》的版書。

他忍不住拿在手中翻看起來,這本書要說好看,倒也算不上。

但是這本書的後半部著重提了許多婦女問題,比如批判了婦女裹腳和用算命合婚的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是有點文青病在身上的,他在書中夾帶私貨,有著這時代文人自視甚高的通病。

而且在行文方面好掉書袋,林百祥前世曾認真研讀過本書。

只是這本書1815年才完成,居然出現在了海外的婆羅洲,可見這邊的老闆和清國那邊印書行業有很深的聯絡。

“公子喜歡這本書?”

林百祥轉身看去,發現問話的是一個頭戴瓜皮帽的老者。

他點點頭,“這本書要多少錢?”

老者笑著回答:“200文。”

這個價錢不低,林百祥對著趙一點點頭,後者麻利的付了錢。

交易達成,老者臉上的笑意更足了。

“公子還有什麼需要?”

“您是老闆嗎?”

老者點頭,“正是。”

“潘老闆?”

“正是在下。”

“我能到貴書坊的後面看看嗎?”

老者聞言再次打量林百祥,“公子想要印書?”

林百祥點頭,“我印的比較多,所以想要考察一下貴書坊。”

得知是大客戶,老者更加高興了,他躬身引著林百祥往後院走,“請隨我來。”

後院的佈局較為簡潔,人員也不少,足有二十多人。

廳堂裡、廂房裡都有人在忙碌,院子裡不時還有人搬運著材料在走動。

正廳裡,刻字工人們正在伏案勞作。

刻好的書板被送到院子中,散工們挑來一桶一桶的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墨痕。

後院廂房被隔成了小房間,房裡的人穿著清涼,正在伏案譽寫書樣。

這些人應該是所謂的“抄書匠”了,他們雖然識得字,能寫楷書還能寫反體字,卻大都沒什麼文化。

他們對於詩詞歌賦瞭解的很淺顯,往往會因此出錯。

這時代的簡陋圖書中之所以經常出現錯別字,漏字或者文理不通的情況,原因就是印書坊老闆漏掉了請文士編撰校訂的流程。

上檔次的書坊老闆還是會出錢僱傭一兩個文士專門從事刻版的編撰、校訂工作。

林百祥剛才翻書的過程中就是檢視這邊印的書中是否有錯別字現象,所幸沒有發現,他才提出到後院來看看。

看完之後,林百祥又問了下常萬全的意見,兩人都覺得這家印書坊還不錯。

他們來這邊參觀,印書坊的工人都在各司其職,並沒有因此而分心。

可見他們的工作態度都很嚴謹,也很專業。

“老闆,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談談吧。”

潘老闆笑著點頭,“三位請跟我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