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升,歇息一夜的移民們從狹窄蔽塞的船艙中走出,稍作活動他們走下帆船去到營地。
雖然居住區男女宿舍已經建好,但是內裡的裝飾還沒有完工。
另外床鋪都還沒有到位,還需要建築局那邊的木工加把勁。
下了船,移民排著隊等著上廁所。
自從營地的公共廁所建好後,上面就下了命令,不準移民在外面隨意大小便。
所有的屎尿都必須撒到公共廁所中,因為這些屎尿要用來堆肥。
農業局的人會定期清理公共廁所,然後把收集好的屎尿拉去耕種區的堆肥地,堆肥發酵。
移民們對此曾非常抗拒,感覺用屎尿肥地如同再次吃屎。
不過農業局的人搬出林總長來說話,“這是林總長要求的,你敢反對?”
一聽到這個話題,任誰也不敢再說什麼了。
不過農業局的人也沒有蠻橫到底,詳細解說這個堆肥可是很神奇的。
人類的屎尿混合樹葉、野草、草木灰以及修築水庫時從河底挖掘的淤泥等等廢物經過發酵之後就全都變成了莊稼需要的肥料。
有些人不信,但是當他們親身感受到糞堆無故發熱且發酵成功後臭味大減的神奇後,也慢慢接受了。
農業局的人還一再給大家宣傳洗腦,“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這些口號說的太過熟練,導致很多移民在野外拉屎撒尿時都忍不住會泛起負罪感。
……
上完廁所後,大家會三三兩兩的去食堂門口排隊洗漱。
洗漱中,洗臉沒什麼特別,但是漱口必須要用食堂準備的鹽水漱口,說是可以殺菌。
移民也不知道什麼是“菌”,但是上面要求他們照做準沒錯。
洗漱完畢後,分屬不同部門的移民都會去各自部門報到。
殖民地規定,移民歸屬哪個部門,他們的老婆子女也會歸屬到相應的部門。
經過一番晨會後,移民會和自己的土女老婆去本部門的專屬食堂就餐。
經過兩個多月的建設,各部門食堂已經建設齊備。
各部門的早餐也有所不同,農業部門的早餐中蔬菜比較多,肉食相對較少。
建築部門的早餐油水會多一些,袋鼠肉、鱷魚肉甚至蜥蜴肉都有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餐食中。
肉食之所以不定,是因為殖民地護衛隊每天打獵的內容不太一樣。
若是他們運氣好能打到野牛,那麼整個殖民地的食堂中都能得益。
而總務局的食堂偶爾會有蛇羹這樣的特殊早飯,據說是醫務組拿來研究的毒蛇被他們搞死了,這些肉食不能浪費,就會丟到食堂。
……
吃完早飯後,各部門的移民開始執行晨會上佈置的工作。
農業局移民要麼去田裡除草,要麼去修水渠。
時處旱季必須要做好備旱工作,這邊的很多河流到了旱季末尾會陷入斷流的窘境。
而到了雨季又會河水暴漲,所以必須提前做好處理。
華人在這方面屬實是有點種族天賦的,極少人會有“坐吃山空”的想法,而是儘量未雨綢繆,避免事到臨頭的無措和張惶。
……
建築局則是要為男女宿舍以及夫妻房的內部裝飾,加班加點的幹。
這些房屋是給自己建造的,他們自然上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