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名稱源於梵語,意為“獅城”。
公元8世紀時,室利佛逝王朝的王子在打獵時看到一隻獅子,認為這是好運的象徵,於是在該地建立了城市。
而在這之前新加坡一直被叫做淡馬錫,在馬來語中是“海鎮”的意思。
英國東印度公司之所以要在這裡設立貿易站,而是因為荷蘭人的緣故。
荷蘭之前被法國併入,為了打倒拿破崙,荷蘭人發行了大筆國債,導致國家成立後債臺高築。
為了回籠資金,荷蘭本土就讓把控馬六甲海峽的馬六甲總督對過往商船徵稅。
而這個時段,過往馬六甲海峽的商船大部分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
英國雖然國力強於荷蘭人,但是此時還不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且剛搞完反法同盟沒多久,雙方之間不至於真的打起來,只能透過協商解決。
但徵稅的問題鬧得很不愉快,是以東印度公司決定突破荷蘭人的封鎖,前往海峽的南面找一個地方建立貿易站,選來選去就看上了新加坡。
林百祥乘坐“大夏號”入港時,發現這邊的建設依舊是殘破不堪。
畢竟華人還沒有到這邊來,這座港城的發展還沒有走上快車道。
碼頭上的印度阿三黝黑蠻橫,遇到船上的西班牙水手,卻不敢多說什麼。
當他們看到一群西班牙水手恭敬的請一個高大華人少年下船時,心中的震驚難以掩飾。
“我要見貿易站的官員。”
林百祥熟練的英語,更是讓阿三們搞不清這位高大華人的來歷。
碼頭的印度阿三去通報不久,就見幾個馬來土人抬著椅子坐攆過來了。
坐攆上坐著一箇中年白人,一看這架勢就知道這個白人是貿易站的官員了。
林百祥稍作打量對方,中年白人穿著紅色軍裝,長著大鼻頭,還有禿出天際的髮際線,一副典型的英國人長相。
等到土人放下椅攆,林百祥笑著打起了招呼。
“您好,我是西婆羅洲三條溝公司的貿易專員,林百祥。”
聽到林百祥用流利的英語介紹自己,英國官員很是驚訝。
“您好,林先生,您的年輕讓我驚訝,您流利的口語更是讓我震驚,像您這樣的華人很少見。”
林百祥擺了擺手,“這不算什麼,學習語言對我來說是個樂趣。
畢竟世界廣大,多學會一種語言就能多瞭解一種文化。”
中年白人笑著點頭,“您的思想開明,眼界開闊,這在華人中很少見。
請允許我自我介紹,我叫做威廉.法夸爾,現在是新加坡貿易站的市政官。”
聽到對方自報家門,林百祥有些意外。
“萊福士爵士呢?”
“哦,您認識萊福士爵士?”
林百祥搖了搖頭,“我只是聽說這裡是萊福士爵士開辦的,而他是這裡的負責人。”
威廉.法夸爾聞言點頭,“您的訊息很正確,但是他的健康狀況一直不好,而且還身兼明古連殖民地的總督職務,是以他不能長久呆在這裡。”
聽對方這麼說,林百祥點頭表示知道了。
萊福士爵士是個很有眼光的戰略家,他很早就看中了新加坡,也是在他的手中新加坡才能夠從一個破落漁港,變成世界聞名的港城。
只是他本人的身體並不好,這些年一直都在養病,只是偶爾來新加坡做指導工作,威廉.法夸爾是這邊的實際治理者。
“啊,原來是這樣。我這次來,是聽說這裡是自由貿易港,我想來此做些貿易。”
聽到對方來做生意,威廉.法夸爾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滿溢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