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105章 新加坡 求訂閱

“歡迎,新加坡歡迎每一位商人來此,也希望商人能夠在這裡建立貿易公司。”

威廉.法夸爾是個實幹家,他在新加坡的起步階段的貢獻是卓著的。

是他幫助新加坡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新加坡起初就是靠黃賭毒起家的。

海盜、商人、妓女都可以在這裡和睦相處,各項黑惡行當,就沒有一項是新加坡管禁的。

而萊福士爵士則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要求禁絕黃賭毒禁絕奴隸,禁絕一切不合理的現象,但是這個時間段很不現實。

也幸虧是威廉.法夸爾主政新加坡,不然新加坡的發展還要緩慢很多。

只是後世的人們大都讚美萊福士爵士,全然把威廉.法夸爾扔到了歷史的垃圾桶。

不過這都不關林百祥的事,他來此只是想同英國人談生意。

英國人邀請林百祥去他的市政廳洽談,林百祥也客隨主便的坐上了椅攆。

這種享受還是不錯的,只是作為跟班的趙一略微有些不滿,他也想體會一番的。

……

新加坡的建設還很落後,大部分的建築都是沿著新加坡河建造的。

島上還有許多熱帶雨林,這個港島的大部分地區還處在蠻荒狀態。

市政廳只是一座兩層的歐式小樓,進到市政廳內,林百祥感受到了一絲清涼。

“請坐,林先生。”

林百祥坐下後,印度僕人奉上茶水。

他飲了一口,放下茶杯等待主人開口。

“林先生想要談什麼交易?”

“我此來想要同貴方談的生意有很多,我這裡有一份清單。”

趙一從藤箱裡取出清單遞了過去,這上面全都是英文寫的,讓英國人感到十分貼心。

威廉.法夸爾拿過清單逐項檢視,發現這邊的需求很大,特別是棉布和硝土,分量真的很大。

光是這兩項就讓東印度公司大賺特賺了,不過他還是謹慎的詢問一下。

“林先生您為何要購買這麼大量的硝土呢?”

17~18世紀印度的硝土支撐英國,完成了對世界上殖民地的開拓以及歐戰的勝利。

隨著對印度殖民的完成,印度硝石在英國本土已經逐漸飽和。

為了利潤,東印度公司開始把硝石貿易轉向清國。

19世紀至無煙火藥出現之前,印度硝石進入清國的硝石貿易量是逐年遞增的,而且印度硝石質量比清國自產的硝土質量高,價錢更低。

這也使得民間走私硝石屢禁不絕,但是這階段硝土走私貿易只是剛起步,林百祥突然要這麼大量的硝土讓英國人覺得好奇。

依靠硝土製硝週期太長,工序又複雜。

印度硝石質量好又有成本優勢,從新加坡採購更加便捷。

被英國人提問,林百祥笑著回答。

“購買硝土自然是為了防備荷蘭人了,他們在婆羅洲上一直壓迫我們華人,我們要同他們抗爭就必須購入硝石。

難道你們英國人也懼怕荷蘭人的壓力,不肯賣給我?”

我之前曾去印度遊歷過,還認識一個名叫愛爾.布蘭德的年輕官員,他告訴我你們英國和荷蘭的關係並不好。”

愛爾.布蘭德這個名字讓威廉.法夸爾有些陌生,但是這個華人說的不錯,他們確實同荷蘭人不對付。

“既然您已經知道實情了,我可以坦然告訴您,這筆生意我們要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