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103章 西澳工業(下)

“那好吧,我就講一下,你先聽聽,日後說不定你們能夠實現。”

林百祥一邊說,一邊蹲在地上畫出了草圖。

林百祥提供的是一種構造簡單的彈簧錘,這種機械的動力源相對簡單,主體可大可小。

這種機械是他曾經整理的土法機械中的一種,非常有代表性。

“這種機械的動力源多樣,人力、水力、機械力等都可以使用,機械的升舉力來自皮帶的另一端,至於皮帶可以用動物毛皮,最好是鹿皮。

動力源轉速越快,落錘的速度越快。

只是這時候,打鐵工坊打製的鋼板強度估計不太夠用。

但是可以先做小型機,用來打製小型鐵器。”

秦明亮看了草圖以後當即來了興趣,“這個好用,大小隨意,而且還方便使用。

人力如何驅動,翻水車那樣踩蹬嗎?”

林百祥想了想,又畫了個腳踏車樣式的驅動機械,把大概原理給這工長解釋了一通。

“這樣你們就容易使用了。”

看到腳踏車式的驅動機,秦明亮更加興奮了。

“總長,您真厲害,這樣精妙的機械您都懂!”

林百祥笑了笑,“嗯,這個機械你們先琢磨著,水輪擊錘也要使用,等以後我們煉出彈簧鋼了還可以再利用彈簧造一些簡易機械。”

秦明亮對於“彈簧鋼”這個新名詞上心了,“總長,什麼是彈簧鋼?”

“彈簧鋼就是一種特質鋼材,這種鋼的各項機械引數都很優秀,目前我們還不能製造,等以後再說。”

秦明亮聽得出總長的敷衍之意,他就識趣的不再問了。

今天從總長這邊得了好東西,他須得先吃透了。

“謝謝,總長教誨,我一定好好學習,然後再教授其他人,讓大家都能多會些手藝。”

林百祥對錢不多等手藝人特地強調過:匠人不要藏私,大家都會了才能精益求精,把工藝水品提高上去。

錢不多對此要求執行的很徹底,他的徒弟都把這一條貫徹下來了。

林百祥在打鐵工坊又看了一會,然後才同趙一回去了。

騎馬回到辦公室,看到林菀正等在外面,他讓趙一去把對方叫過來,同她一起進了辦公室。

林百祥從北陽殖民地帶過來的醫療器械和使用方法都教給林菀了,這幾日林百祥一直在思考怎麼搞新生兒的護理資料。

林菀過來就是同他商量這個的,兩人商量了許久,終於在夜色降臨時,弄出了一份資料來。

這些資料說的比較全面具體,為得就是怕新手母親太過年輕,沒有經驗。

林百祥所能寫的也是後世常見的一些新生兒問題,他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剩下的就靠林菀這些專業醫生在日後慢慢積累了。

9月的日子很快過完,西庚殖民地的獨立房建設也逐漸達到了尾聲。

經過一個多月的突擊建設,基本上能夠滿足生育家庭的需求了。

剩下的房屋建設還沒有停,這個獨立房建設關係到殖民地的穩步發展,不能輕視。

陳花虎在9月底從內陸返回,抓捕了560多名土著人,這些土著人將會去幫助西庚殖民地挖掘煤炭以及運送木頭等簡單工作。

另外陳花虎還真抓回來五個逃脫白人,這些傢伙都被吊死在了殖民地的險要處,震懾住了一眾白人契約工。

十月份到來,林百祥打算返回邦戛了,這邊的事情大都已經走上正軌。

下一波移民的事,他須得返回去好好安排。

10月8日,林百祥一行啟程返回邦戛,中途他們還要停靠北陽港裝載黃金和制好的玻璃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