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701章 冊封皇太孫

也照亮了林百祥那張憔悴到極點的臉。

短短三天,喪子喪妻之痛,彷彿抽乾了他所有的精氣神。

守在殿外的內閣首相常萬全,看到皇帝的樣子,心中大慟老淚縱橫。

“陛下……您要保重龍體啊!”

他帶著一眾大臣,跪伏在地,泣不成聲。

林百祥的目光,緩緩掃過這些跟隨自己打下江山的老臣。

他的眼神,空洞而哀傷,卻又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都起來吧。”

他的聲音,沙啞得像是兩塊砂紙在摩擦。

“朕,還沒死。”

大臣們聞言,心中一凜,連忙從地上爬了起來,垂手侍立,不敢再發出半點聲音。

他們知道,皇帝雖然悲痛,但依舊是那個說一不二的皇帝。

“太子的靈柩,何時能到?”

林百祥問道。

“回陛下,”常萬全擦了擦眼淚,恭聲回答,“太孫殿下已發來電報,艦隊已從開普敦啟航,預計……二十日後,可抵達禹都港。”

“皇后……梓宮,準備得如何了?”

“回陛下,已按規制全都備妥了。

只等……只等與太子殿下合葬皇陵。”

林百祥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他邁開腳步,一步一步,走得緩慢而沉重,重新坐回了那張象徵著帝國最高權力的龍椅上。

他看著空曠的大殿,眼前彷彿又浮現出明陽小時候,在這裡蹣跚學步的樣子。

又彷彿看到了阮安,含笑站在一旁,溫柔地看著他們父子。

往事,歷歷在目。

斯人,卻已遠去。

一股巨大的悲傷,再次湧上心頭,渾濁的淚水不知不覺滑落。

雖然他強壓悲痛,但臉上依舊殘留淚痕。

滿殿大臣紛紛低頭不語,他們對皇帝的悲痛感同身受。

……

林百祥終於緩了過來,他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

太子薨,國母喪。

帝國正處於最脆弱,最敏感的時期。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他這個皇帝。

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穩住局勢。

而穩住局勢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確立新的繼承人。

“常萬全。”

“老臣在。”

“擬旨。”

林百祥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殿。

“皇太子林明陽天不假年,遽然薨逝朕心悲慟天下同哀。”

“皇孫林道哲,乃太子嫡子,仁孝聰敏,英果類朕。

此次遠赴南非侍奉湯藥,處置後事沉穩有度堪當大任。”

“為安天下臣民之心,為固我大夏萬世之基。”

“朕意,冊封皇孫林道哲為皇太孫!”

“即日起,入主東宮,學習理政。

待太子喪期過後,擇吉日舉行大典。”

“欽此。”

此旨一出,滿堂皆驚。

所有人都沒想到,皇帝會在這個時候,如此迅速地,做出這個決定。

冊封皇太孫!

這無疑是向整個帝國,發出了一個最明確的訊號。

大夏的江山,後繼有人!

常萬全反應最快,他立刻跪倒在地,高聲喊道:“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大臣也紛紛反應過來,齊刷刷地跪了一地。

“陛下聖明!”

山呼萬歲的聲音,響徹紫宸殿。

每一個人的心裡,都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他們最怕的,就是皇帝因為悲傷過度,在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

那將會給無數野心家,以可乘之機。

如今皇太孫的名分一定,就等於給這艘在風雨中飄搖的帝國巨輪,找到了新的壓艙石。

林百祥看著跪在地上的群臣,面無表情。

冊封道哲為皇太孫,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道哲是嫡長孫,名正言順。

而且,在此次南非之行中,這個孩子的表現,也確實讓他感到欣慰。

在巨大的悲痛面前,他沒有垮掉,反而表現出了超越年齡的冷靜和擔當。

這讓林百祥,看到了他年輕時的影子。

把江山,交到這樣的孫子手裡,他放心。

“旨意,立刻昭告天下。”

林百祥揮了揮手,“另外,傳令給林道哲。

讓他護送靈柩,安穩回都。

國事,有朕在。”

“臣,遵旨。”

常萬全領了旨,立刻退下,安排人去昭告天下了。

一道聖旨,從紫宸殿發出,透過電報和快馬,迅速傳遍了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從繁華的禹都,到遙遠的夏洲,從冰封的阿拉斯加,到炎熱的東非。

億萬臣民,都得知了皇帝的決定。

沸騰的人心,漸漸安定了下來。

一場可能動搖國本的危機,被林百祥以雷霆手段,消弭於無形。

做完這一切,林百祥感覺一陣疲憊。

他揮退了所有人,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裡。

夕陽的餘暉,從窗外照進來,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

他看著那張空著的鳳椅和記憶中太子曾經站立的位置。

無邊的孤寂,將他徹底淹沒。

江山,穩住了。

可他的家,沒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