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705章 南部非洲區劃與黑人驅逐令

在皇帝的親自督導和推動下,內政部和殖民地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起來。

無數的地圖,資料和人口資料,被送到禹都。

專家和學者們,夜以繼日地進行著研究和討論。

僅僅半年之後,一份詳盡而周密的《大夏帝國南非諸州劃分及命名法案》,就正式出爐了。

法案中,原新津行署和新羅行署被劃分為:兩湖州、高原州、北州、河陽州、富礦州、石頭城州、新津州、下河州、上河州等州。

其中兩湖州連結瑤湖(馬拉維湖)和長湖(坦葛尼喀湖)。

首府巖城(今尚比亞卡薩馬,土著語岩石的意思。)

高原州則是加丹加高原,這裡面蘊含了大量的銅礦資源,首府是蘆城(今剛果盧本巴希)。

北州則是按照方位取得,首府銅城(今贊畢業欽戈拉)這地方有銅鈷礦。

河陽州是贊比西河的北部地區,按照山南水北為陽的傳統,命名為河陽州,未來要建大型水電站(今卡里巴水電站)

首府馬城(今尚比亞馬蘭巴)。

上河州乃是贊比西河的上部,首府青原城(今尚比亞盧薩卡,此名在當地土著語是‘草地’的意思。)

下河州對應上河的意思,首府萬蓋。

富礦州乃是新羅地區的礦業富集州,此地已經開採了一座鉛鋅礦,州內還有大量銅鈷礦。

首府燧城(今尚比亞卡布韋,土著語燧石的意思。)

新津州乃是新津行署的意思,首府乃是建業(今辛巴威首都哈拉雷)

石頭城州乃是布拉瓦約的舊址,乃是一座石頭建造的城市,首府金城(今辛巴威布拉瓦約)。

原貝專納蘭地區被分為西北州、吉象州、臨津州、中州四個州。

西北州境內有個沼澤區,首府馬翁,土著部落聚集地。

吉象州境內沙漠和草原兼具,首府杭蓋。

中州大部分是沙漠,首府哈城(今波札那首都哈博羅內)。

哈城附近富集鑽石礦,將來會大力發展該產業。

臨津州是靠近新津的意思,首府佛城(今波札那弗朗西斯敦)。

……

納塔爾、奧蘭治和德蘭士瓦,也都被一一劃分命名。

德蘭士瓦被分為富林州和金山州兩州,富林州乃是德蘭士瓦東北部的水汽豐饒區,林木茂盛,首府彼得堡(今南非波洛誇內)。

金山州不用解釋了,首府西都(今南非比勒陀利亞)。

納塔爾地區被分為了烏魯州和臨海州。

烏魯州是之前祖魯人在此蟠踞,首府是德班。

臨海州取臨海的意思,首府皇后城(今南非伊麗莎白城)。

開普殖民地被分為了開普州、豐鹽州以及拓牛州。

開普州這裡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適合發展農業葡萄酒釀造業以及農作物經濟。

首府開普敦。

豐鹽州是個貧瘠的州,該州內有一個大型鹽詔地,因此得名。

首府奧城(今南非奧格拉比斯),此地是土著人重要的農業地區。

拓牛州乃是畜牧業發達的地區,州內擁有大量牧場,且有部分地區是沙漠。

但是有奧蘭治河過境,未來可以在該州內建設大型水庫,藉以增加該州的農業發展。

至於西南非洲地區則是設了兩個州,分別是金灣州和溫泉州。

金灣州境內多少山地荒漠,只可以發展畜牧業。

首府金鉤城(今奈米畢業呂德里茨港城),這裡擁有鑽石礦藏,未來將會大力發展此行業。

溫泉州,乃是因其首府溫泉堡富有溫泉而得名。

此州的鯨灣港是不錯的深水港,未來將會帝國重要的軍港和商業港。

……

這些名字,有的沿用了舊稱的漢語音譯,有的取自當地的山川地貌,有的則被賦予了全新的中華寓意。

當這份法案,透過報紙,昭告天下之時。

整個帝國,都為之震動。

人們看著地圖上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漢字州名,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帝國的強大與雄心。

而對於生活在南非的數百萬華人移民來說,這種感受,則更加真切。

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將永遠地,刻上華夏的烙印。

他們,不再是漂泊異鄉的殖民者。

他們,是這片新土地,真正的主人。

……

泰隆二十二年(1888年)。

南非的行政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

新的州府,新的官僚體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立起來。

大批的華人移民,在政府的鼓勵和資助下源源不斷地,從遠東清國和南洋地區,湧入這片廣袤的土地。

一座座新的城市,拔地而起。

一片片荒蕪的土地,被開墾成良田。

整個南非,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在這片繁榮的表象之下,一個巨大的隱患,卻始終像一根毒刺紮在林百祥的心裡。

那就是,黑人問題。

在帝國征服南非之前,這裡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黑人土著。

戰爭之後,雖然有一部分在戰亂中死亡或逃離,但仍有大量的黑人,留在了帝國的疆域之內。

此外,在帝國的另一塊核心領土——夏洲(澳大利亞),以及廣闊的東非殖民地,同樣也存在著數量龐大的黑人奴隸和土著。

如何處理這些人,成為了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

按照帝國現行的政策,他們中的一部分,被當作奴隸,在礦山和種植園裡,從事著繁重的勞動。

另一部分,則生活在指定的保留區內,受到帝國的嚴密監控。

但林百祥知道,這兩種方法,都只是權宜之計。

奴隸制,早已被證明是一種落後而野蠻的制度,長遠來看弊大於利。

而保留區,更是治標不治本。

只要這些人還生活在帝國的土地上,他們與華人移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就永遠不可能消失。

他來自後世,他太清楚種族矛盾一旦爆發,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多麼可怕的災難。

他絕不允許,自己親手建立的帝國,在百年之後,毀於這種內耗之中。

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後,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他要將帝國境內所有的黑人,全部驅逐出去!

他要用最徹底的方式,來“淨化”帝國的土地,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純粹的,由華人主導的生存空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