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705章 南部非洲區劃與黑人驅逐令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陛下,萬萬不可啊!”

內閣首相常萬全,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的白鬍子都在發抖。

“將數百萬黑人,盡數驅逐出境,這……不但會對我們的生產活動造成極大的勞動力短缺,更會讓我大夏,在國際上,背上殘暴不仁的罵名!

到時候,英法美等國,必然會藉此大做文章,攻擊我們!”

“是啊,陛下。”

一向很少發表意見的內政部長許波,也忍不住說道。

“且不說此舉在道義上是否妥當。

單從實際操作來看,就困難重重。

如此龐大的人口遷徙,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們的財政,根本無法承擔。

勞動力匱乏,將會對帝國的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幾乎所有的內閣大臣,都不贊同皇帝這個瘋狂的計劃。

他們覺得,皇帝一定是老糊塗了。

林百祥靜靜地聽著他們的爭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他知道,以他們這個時代的認知,無法理解自己這麼做的深遠用意。

他也不準備跟他們,講那些關於“百年大計”的空洞道理。

他只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回應他們的質疑。

“困難只是暫時的!

沒了黑奴,難道我們的礦山,就挖不出金子了?

我們的田地,就種不出糧食了?”

“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大力推廣農業和工業的機械化。

這才是強國之本!”

“至於國際輿論……”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只要我們足夠強大,誰敢在背後說三道四?”

“朕意已決,此事就這麼定了。

你們,只需要執行。”

他用不容置疑的語氣,結束了這場爭論。

看著皇帝那決絕的眼神,常萬全等人知道再勸也是無用。

他們只能在心中,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這位皇帝,一旦決定的事情,是誰也無法改變的。

很快,一道堪稱帝國曆史上最嚴厲,也最受爭議的政令,從紫宸殿發出,傳遍了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關於帝國境內非國民種族遷徙安置令》。

詔令規定,帝國境內非華人及華裔一律遭到驅逐令。

所有黑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離開大夏國境。

一場史無前例的,規模浩大的人口大遷徙,就此拉開了序幕。

在夏洲三十多萬黑人奴隸,在軍隊的押解下,被分批裝上船,運往剛剛被征服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島。

林百祥給了他們一個“仁慈”的選擇。

讓他們去島上那些,由原荷蘭殖民者建立的城市裡,自謀生路。

他用這種方式,既解決了夏洲的黑人問題,又給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開發,找到了第一批“炮灰”。

在東南非洲,數以百萬計的黑人奴隸和土著,則被軍隊強行驅趕。

他們被趕向國境線之外,那些尚未被帝國征服的荒涼的內陸地區。

比如馬紹人(紹納人)建立的王國內。

至於他們的死活,林百祥根本不在乎。

他要的,只是一個乾淨的屬於華人的帝國。

這場大驅逐,持續了整整一年。

整個過程,充滿了血腥和暴力。

無數的黑人,在遷徙的途中,因為飢餓、疾病和反抗而倒下。

但林百祥,對此視若無睹。

他用鐵和血,強硬地將自己的意志,推行了下去。

在完成了這件,在他看來,是為帝國“清除隱患”的大事之後。

他又立刻,頒佈了另一道,與此相輔相成的詔令。

《大夏帝國人口增殖獎勵法案》。

詔令規定,所有擁有三個及以上子女的華人家庭,都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金。

每多生一個孩子,每年就可以額外獲得三百元的補助。

生的孩子越多,得到的補助就越多。

這筆錢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足夠一個家庭,去購買更多的土地,過上更富裕的生活。

這項政策一出,立刻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多生孩子,就能領錢?”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陛下真是聖明!這是想讓我們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啊!”

一時間,整個帝國,都掀起了一股“生育熱潮”。

林百祥的目的,很簡單。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讓華人的血脈,灑滿帝國每一寸“淨化”過的土地。

他要用人口的絕對優勢,來徹底鞏固大夏的統治。

一“驅”,一“增”。

兩道看似毫不相干的政令,卻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切除了帝國的“病灶”,又為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他們看著那個坐在龍椅上,面色平靜的老人。

心中,只剩下無盡的敬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