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大明朝廷,對西班牙人第一次屠殺華民的軟弱應對,給呂宋華民留下無窮後患。
原有的歷史時空上,在後來的八十多年時間裡,先後發生了三次針對華民的大屠殺。
尤其是在崇禎十二年,西班牙當局又一次對華民舉起屠刀,屠殺持續三個多月,近三萬華民慘遭屠戮。
崇禎倒是比萬曆有血性,事發後,派遣鄭芝龍進攻呂宋,然而最終因軍餉等原因,不得不收兵了事。
而這一次與萬曆年間的大屠殺,性質還有所不同。
西班牙人不僅屠殺呂宋華民,還扣押了大明的官員、商船。
關係到朝廷的尊嚴和利益,哪怕是再怎麼保守的大臣,也毫不猶豫地站在主戰派這一邊。
遠在京中的內閣收到了電報後,在陳奏崇禎的電文中也是極力主戰。
京中更是民意沸騰,喊殺聲一片,這也是由於近年來大明武德充沛,只有大明打別人,還沒有別人打大明。
如今泰西紅夷膽敢主動挑起戰端,殺大明的子民,搶大明的商船,扣大明的官員,那還得了?
最為積極的是由勳貴集團組建的富貴商團,甚至準備組織船隊,前往呂宋與西班牙人一戰。
倒不是這幫勳貴有多少愛國之心,而是想借此機會,把富貴商團的生意,從陸地擴張到大海上。
這幾年富貴商團在緬佃搶……不,生意做的紅紅火火,野心也大了,想在海貿中分得一杯羹。
戰,肯定是要戰的,至於怎麼戰,還需要深思熟慮。
崇禎與隨駕的大臣們商議了半晌,也沒拿出個像樣的章程來。
原因很簡單,在場的除了孫傳庭知道海事,其他沒有一個懂海戰的。
就連做了多年海事總督的孫傳庭,對於海戰交戰也是門外漢。
並且對於西班牙人的兵力、戰艦數量也所知不多,自然無法制定出作戰計劃。
雲逍趕到行在後,見大侄子和大臣們統一意見,都主張與西班牙人一戰,不由得老懷大慰。
在如今這個時代,君臣好戰是一件大好事。
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若是大明繼續封閉在陸地上,那雲逍可真該擔憂大明的將來了。
崇禎正要徵詢雲逍的意見,太監前來稟報,登萊水師千戶林阿鳳及海防道武官奉旨覲見。
如今在上海縣,懂海戰的也只有水師和海防道的武官,崇禎召見他們,正是為了呂宋的事情。
崇禎立即宣幾人覲見。
不多久,海防道的三名武官和一身戎裝的林阿鳳,大步走了進來。
雲逍見到英姿颯爽的林阿鳳,心裡不由得讚了一聲。
行禮參見之後,林阿鳳瞪了一眼坐在左側首位的雲逍。
“這女人,心中怨念頗深啊。”雲逍心中無奈地一聲嘆息。
他卻不知道,林阿鳳的怨念,卻因為某大才子而起。
你的弟子都知道求愛,你這死道士卻裝什麼清高?
崇禎沒有留意到這些,迫不及待地問道:“哪位愛卿,知曉呂宋佛郎機人虛實?”
海防道的三名武官,都是大眼瞪小眼。
海防道剛剛被大清洗過一次,這三位都是從其他衛所調過來的,哪裡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呂宋的事情。
林阿鳳朗聲說道:“末將知曉!”
崇禎大喜,“林將軍速即道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