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重生大宋朝

第105章 艮嶽瑰寶

馬超叫趙智源去喊郎中卞明過來,給完顏烏魯斯治療竹籤插傷的手指頭。

趙智源領命去了,馬超帶上李師師;召喚上馬但一幫兵士向艮嶽而去,他要兌現昨天的諾言——“在艮嶽萬歲山設立殺場,斬殺巨猛和田橫”。

巨猛和田橫嚴重違反了軍紀,馬超必須嚴格紀律,殺一儆百;至於斬殺過程的變化,馬超早就胸有成竹。

出馬府向西向北走兩華里路,便是宋徽宗建立的艮嶽萬歲山;宋徽宗當初建立艮嶽萬歲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貫徹蔡京的宏觀經濟政策——豐亨豫大,促進商品流通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豐亨豫大”宏觀經濟政策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那麼蔡京一定會成為人見人頌的網紅。

可惜他早生1000年誕生在宋朝,便成為“禍國殃民”的奸賊;儘管宋徽宗對他百般呵呵,身體力行貫徹執行他的經濟政策;但蔡京依舊擺脫不了“六賊之首”的罵名。

就像宋徽宗退居鎮江試圖跟金兵死磕一樣,艮嶽萬歲山的建立;給君臣兩人頭上扣了更多的屎盆子。

馬超對宋徽宗和蔡京的看法和歷史教科書上的記載截然不同,馬超認為宋徽宗是歷史上432個皇上中最優秀的一個;而蔡京更是出類拔萃的宰相,被人譽為的宰相之冠的管仲、諸葛亮根本不能與其媲美。

蔡京的“崇寧興學”、“漏澤園”、“居養院”、“安濟坊”諸類福利機構的提倡和設立,沒有人能出其右。

陽春三月的早晨,晨曦宛如一位輕盈的舞者,悄然降臨人間;起初,天邊只是泛起一抹魚肚白,那是晨曦輕柔的前奏,給暗沉的夜空悄悄蒙上一層薄紗。

漸漸地,這抹白色暈染開來,像是被水洇溼的宣紙,邊緣處透著淡淡的粉色,恰似少女羞澀的紅暈。​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色的光芒從遙遠的天際線後噴薄而出,如利劍般穿透雲層,將天空染成一片絢爛。

此時,大地上的萬物也被這晨曦喚醒;田野間,嫩綠的麥苗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宛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

微風拂過,麥苗輕輕搖曳,露珠滾落,奏響了一曲晨的樂章;​遠處的山巒在晨曦中若隱若現,好似一幅水墨畫。

山腳下的小溪,溪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彷彿流淌著的不是水,而是一河的碎金。

溪邊的柳樹,細長的柳枝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嫩綠的柳葉在晨曦的輕撫下,越發顯得生機勃勃。​

而村莊裡,煙囪中升起裊裊炊煙,與晨曦交織在一起,為這幅寧靜的畫面增添了幾分煙火氣息。

公雞的打鳴聲此起彼伏,喚醒了沉睡的人們;新的一天,就在這陽春三月的晨曦中,充滿希望地拉開了帷幕。

馬超和李師師在馬但和眾將士的陪同下走進艮嶽萬歲山,馬超輕聲問了一句李師師:“小妹可曾來過艮嶽?”

李師師不吭聲,默默先前走著似有萬千情愫悶在心窩中;李師師來過艮嶽,而且不止一次,可那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李師師不想再提起。

政和七年(1117年),宋徽宗在汴京宮城的東北隅營建了艮嶽壽山(也稱萬歲山);宣和四年(1122)竣工,艮嶽完成後的第5年;金兵包圍了汴京,艮嶽只存續了5年便遭遇虎狼之師女真人的嚴重破壞;金兵移走不少巨石,但移不走華夏瑰麗的文化。

這個偉大的工程修建起來後初名萬歲山,後改名艮嶽、壽嶽,或連稱壽山艮嶽,亦號華陽宮。

宋徽宗親自寫有《御製艮嶽記》,艮為地處宮城東北隅之意;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後被拆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