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重生大宋朝

第91章 縝密部署

馬超客套幾句後讓大家各自談談對忠義靖國軍的發展、編制、軍事行動以及統一指揮的整體規劃。

童貫是大宋朝樞密使(國防部長)第一個站起來講話,道:“忠義靖國軍現在已經有七萬人,按照大宋禁軍進行精確編制最為合適!”

馬超回應一聲,道:“童太師是老軍骨,你就說說如何進行精確編制!”

童貫深深吸了幾口氣,吐出來,道:“忠義靖國軍依照禁軍編制一廂2.5萬人的編制原則;編成三廂最好!”

頓了下嚥咽喉嚨道:“馬將軍現在是十四皇子徐王殿下,就做三廂軍隊的統帥就是三軍元帥;這是歷史必然!”

馬超說了聲“好”,揚揚手臂道:“童太師言之有理,將你的設想全都講出來我們斟酌!”

童貫坐著講話不順暢,便就站起來圍著長條桌子踱步,一邊踱步一邊說:“大宋朝的禁軍為四級編制,廂、軍、營、都。一廂25,000人,長官為廂都指揮使,副手為廂都虞候,一廂管10軍。一軍2500人,設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一軍管5營。1營500人,設指揮使、副指揮使;1營管5都。1都100人,設都頭、副都頭,管兩個大隊。1個大隊50人,設隊頭、副隊頭、押官、左右兼旗、旗頭、軍校,以及十將、將虞候等。”

馬超讚同童貫的編制意見,不過他結合三國和現代軍隊的編制,建議忠義靖國軍實行七級編制:小隊、中隊、大隊、都、營、軍、廂。一小隊3到4人,3小隊一中隊10到12人,5中隊一大隊50人。押官、隊頭、副隊頭、左右兼旗、旗頭、軍校、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候,軍都指揮使、軍都都虞侯,廂都指揮使、廂都虞候官職維持大宋朝的不變,根據需要還可以增添和減少。

忠義靖國軍將領贊同馬超的意見,馬超便說:“在下既然是十四皇子徐王殿下,那就做忠義靖國軍的主帥;三個廂的廂都指揮使分別由童貫、李剛、宗澤擔當!”

馬超如此這般說完,李剛起身施禮感謝,然後振振有詞道:“忠義靖國軍眼下的首要任務是營救徽宗皇上!”

頓了下看向馬超,道:“十四皇子徐王殿下馬大元帥,我們已經部署了營救徽宗皇上的計劃;老臣和蕭鼎、呂伯鑑三人也做好了去金營與完顏宗翰談判的準備,打算用完顏金彈子、完顏婁室換回聖上;可這幾天不見馬將軍動靜,老臣想問計劃是否有變?”

李剛說完上面的話神情亢奮道:“夜長睡夢多,時久易變招,不知馬將軍如何想的!”

李剛這是“逼宮”?他之所以講出這樣的話,是想叫馬超儘快兌現此前的承諾——營救被關押的宋徽宗道君皇上。

馬超有點震驚,回看李剛一眼沒有吭聲;李剛心中便就貓抓貓抓,李剛從任上趕回汴梁投靠馬超的目的就是依靠他的武功和智慧營救宋徽宗;馬超也當面作了承諾——一定救出宋徽宗。

然而時間都過去一個多月,不見馬超動靜;李剛便就有點按捺不住;他知道天氣一旦轉暖,金國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右副元帥完顏宗望就有可能啟程北歸;將宋徽宗、宋欽宗和宮廷大臣、樂坊歌姬、能工巧匠上萬人押解回國,那是再提營救道君皇上;社火恐怕已經過了法門寺。

馬超沒有回答李剛的問題,轉到其他幾個將領跟前叨擾去了,李剛心中便就亂成一鍋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