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王詩成朗吟數遍。虞姬在旁見詩,知得項王之意,也口吟一詩和道:
漢兵已掠地,
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
霸王與虞姬唱和會飲,已五鼓矣。周蘭、桓楚在帳外催促道:“天將明矣!陛下可急行。”霸王泣而別姬曰:“吾將行矣!汝當保重。”虞姬曰:“大王將出重圍,置妾於何地?”霸王曰:“據汝姿色,劉邦肯定留用,汝何患無地耶?”姬曰:“妾願隨大王之後,雜於眾軍之中,可出則出,不可出則死於大王馬前,陰魂隨大王過江,葬於故土,妾之心也。”霸王曰:“萬軍之中戈戟在前,軍士圍繞,驍勇尚不敢進,況汝從來嬌媚,又不能馳騎,徒喪花容,誠為可惜!”姬曰:“願借大王寶劍,妾假裝男子,緊隨大王之後,務要出去。”霸王遂拔寶劍遞與虞姬,姬接劍在手泣而告曰:“妾受大王厚恩,無以報大王,願一死以絕他念!”遂一劍自刎而死。項王急待救時已來不及。大哭一場,命左右就軍中挖一土坑,將屍埋葬。虞子期見姐姐死了,也撞死在軍前。周蘭勸霸王道:“陛下當以天下為重,何必自傷如此呢?”至今安徽定遠縣南六十里,尚有虞姬之墓,墳高六丈。後人憐虞姬貞烈,於是譜成詞曲歌詠其事,所以曲譜中有“虞美人”一調。
又相傳楚地生有一種香草,花葉兩兩相對,人若向之唱“虞美人”曲,此草便應聲自舞,於是又名之為“虞美人草”。後人有詩嘆虞姬曰:
八千子弟失江東,
止有虞兮效始終。
死共烏騅埋駿骨,
生憐紅粉是英雄。
花間名字留芳體,
帳下悲歌泣曉風。
若使當年成帝業,
寧同呂雉禍深宮。
其實虞姬肯定與呂雉不同!虞姬能為項王殉死,呂后能為哪個殉死呢?而且劉邦這個人也不值得女人為他殉死。
劉邦娶呂雉的時候已經35歲了,年齡已經很大了。而且呂雉也不是他的第一個女人,早前他就有過一段地下情,跟他有染的女主是一個酒館的老闆娘。當時劉邦想找個長期飯票,而寂寞的曹氏正合他意。
接下來才是呂雉。也是劉邦走運,厚臉皮的他去參加首富呂公的宴會,沒想到居然被呂公看上了,硬是把美貌的女兒嫁給了他。
然後就是戚夫人。劉邦吃了敗仗後躲在一家姓戚的人家避難。可他居然看上了人家貌美的女兒,而且還勾搭上了....
還有就是薄姬了。劉邦打敗魏豹之後,把他宮中的女眷都搶了過來,薄姬就是其中一員。有次他無意中看到美貌的薄姬,就與她發生了一夜情。沒想到薄姬居然懷孕了,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文帝。
這些都是劉邦說得上來的女人,說不上來的我也說不上來。跟項羽相比,劉邦就是個渣男。而項羽簡直專情得不像話。
霸王和虞姬的愛情被千古傳誦。一場霸王別姬的戲看十遍都不會厭煩,而且每一次都能感動到熱淚盈眶。
同是帝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這跟他們的出身密不可分。
劉邦出身貧寒,是無賴中的高手。因為窮苦,所以他有自己的一套厚黑技巧。女人對於劉邦來說,更多是享樂的工具,而且他的女人都很平庸,雖然呂雉很厲害,但是她骨子裡的愚昧思想還是很嚴重的。
項羽名門出生,自幼就受到高等教育,也繼承了父輩磊落英勇的性格,而且自身的實力很強,而且他的性格比劉邦厚道得多,象背後捅刀子的事情是從來不會幹的。而且言而有信,章邯殺了他的叔父,項羽說不殺他就不殺他,還封他為王。換劉邦早就殺了!劉邦的仁義都是做給別人看的。項羽怎麼想就怎麼做。
再者虞姬是一個很剛烈的女子,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奇女子絕無僅有,項羽能夠對她愛到無法自拔也是再正常不過。